全国首例!左手敲代码、右手搞艺术?这个本科专业你敢学吗? 2025年开学,四川美院的画室里出现了神奇场景——画架边堆着电路板,调色盘和编程书叠在一块儿。 原来,这是国内首个“艺术+电子信息技术”双校联合学士学位,首批60名新生正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学习日常:上午刚用Python写算法,下午就得抓起炭笔画素描。 这个被称为“最烧脑”的专业,课表让人看呆——同一天的课程里,《电路原理》竟和《艺术史》排在一起。 • 学生既要会开发嵌入式系统,又要懂视觉设计 • 毕业时能拿到两所高校认证的双学位 “我电脑上,MATLAB和Photoshop永远同时开着,”来自杭州的王同学笑着说,“朋友都说我左脑是梵高,右脑是马斯克。” 这个项目的上课方式也很有未来感: • 电子科大的老师通过全息投影,在川美教室远程讲算法 • 毕业设计由两校老师共同指导,作品必须是“会思考的艺术品” • 学生前两年在成都学技术,后两年到重庆搞创作 川美院长表示,这个筹备三年的项目,为的是打破文理界限:“未来缺的就是既懂审美又会编程的人才,我们想培养数字时代的达芬奇。” 现在,第一批学生已经在做各种惊艳的项目: • 用脑机接口控制的水墨画交互装置 • 能跟着音乐变颜色的智能材料 • 基于情感识别的AI数字人创作 不过想拿这个学位可不轻松。学生得修满198个学分,比普通专业多出40%,还要完成跨校区团队项目。 就像项目负责人说的:“我们要的是能打通任督二脉的跨界高手。” 随着元宇宙、AIGC这些新技术越来越火,这种“艺术+科技”人才也成了就业市场的抢手货。 猎头数据显示,相关岗位年薪普遍30万起步,而且根本不够招。 也许不用多久,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这样打破常规的教学尝试。 既然AI都会画画了,人类创作者也是时候点亮新技能了。 对这个新专业,你有什么看法?电子计算机艺术 创意艺术本科 未来科技艺术生
估计余承东后槽牙都要咬碎了他想破脑袋也没想到自己堂堂的高考理科状元,竟然被人
【241评论】【10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