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天安门是秘密新建的,原来的早已被拆除?1969年国庆后,毛主席亲笔批示:原样不动,尺寸不变,天安门城楼就被芦苇席搭起的大棚给罩起来,拆个精光,112天后一座全新的天安门城楼修建完成,矗立了几百年的天安门城楼为何要秘密重建? 1966年3月,河北邢台那边闹大地震,7.2级,余震传到北京,城楼晃荡了好一阵子。专家赶紧上去查,八根金柱子里面被虫子啃空了,六根主梁裂得不成样,整个木头架子因为地下水抽得多,加上自重,还往下沉。中央领导同志老在这儿开会、检阅,这隐患搁谁身上都睡不着觉。 当时国家正处关键阶段,安全第一,得尽快解决。 两年工夫,1968年春天,方案报上来了。三条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换钢筋水泥重来,或者拆了按老样子复建。修补顶多治标,钢筋那套又怕丢了古味儿。中央同志们合计来合计去,最后毛主席在纸上写下“原样不动,尺寸不变”八个字,就这么定了调子。 这话听着简单,干起来可费劲。明代的老楼,榫卯结构,一根钉子都没,得全按旧样来,尺寸误差不能有。 1969年国庆一过,事儿就动真格了。周恩来总理签字,定下“1号工程”,交给北京建筑公司。有人说找老外帮忙,两年工夫,总理摇头,说中国人自己干,时间紧,1970年五一就得用上。保密是头等大事,工人像部队管,政审一层一层过,家里人问啥都得闭嘴。12月15日一早,长安街边上拉起围栏,芦苇席大棚搭起来,长66米、宽37米、高33米,盖得严严实实。 拆旧楼从棚搭好就开始了,用了7天。几万个木头零件,全是榫卯咬合,没钉子痕迹。工人们编号拍照,上千张资料留档。拆屋脊琉璃瓦时,挖出个金丝楠木盒,明朝留下的金元宝、红宝石、五彩谷物,全是镇楼宝贝。报告上去,专家说那是百年朱砂粉,保佑平安。 而复建更讲究。新木料从非洲加蓬运来,最大的7吨重,得吊车小心放。零件拼时,榫卯角度不对,调了好几天,手工磨对才行。1970年3月7日,挂国徽那关,经纬仪对中轴线,中心点丝毫不差。琉璃瓦铺上,颜色弧度全匹配旧样。内部也升级,电梯暖气广播线一应俱全,前廊台阶改斜坡,领导同志走着稳当。高了87厘米,挺直了老楼的“驼背”。 这工程全国21省区216单位搭把手,五千人轮班,112天干完。4月7日棚拆,新楼露脸,琉璃瓦亮堂堂。5月1日,广场人山人海,彩旗飘,领袖们登楼检阅,谁也没看出它刚“换血”。用去6公斤金,镇楼宝重放原位。旧楼隐患没了,新楼古貌今用,成了国家地标。 想想看,几百年老楼,说拆就拆,说建就建,还原样不动,这技术含量高吧?明代工艺加新中国智慧,木头从国外来,工人本地干。拆时发现宝贝,像是老祖宗给新楼加持。工程完工,安全稳了,庆典办了,国家形象亮了。 如今,天安门城楼五十多岁了,还年轻。每年国庆、五一,它在那儿看着我们。旧楼没了,但精神在。重建故事,说给年轻人听,告诉他们,新中国就是这么一步步建起来的。
陈云晚年回忆说,遵义会议上有两个人反对毛主席。一个是凯丰,他反对最坚决,态度最明
【1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