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紧稀土管制后,特朗普发出威胁:或将停止大量进口中国产品 中国商务部在10

飞天史说 2025-10-10 19:01:10

中国收紧稀土管制后,特朗普发出威胁:或将停止大量进口中国产品 中国商务部在10月9日扔出“重磅炸弹”:稀土出口全面升级管控。美国总统特朗普火速发声,威胁说美国或许要“停止大量进口中国产品”。 中美之间的这场“稀土拉锯”,一时间搅动了全球市场的神经。稀土不是普通泥巴,它是现代工业的“关键零件”——谁掌握了稀土,谁就在现代科技战场拿到了一把“通行证”。 这场博弈背后,藏着怎样的算盘?特朗普的威胁究竟有几分真?这场角力又会把中美乃至全球产业链带向何方? 中国的主动出击,表面上看是个“临时起意”,但其实是深思熟虑后的必然选择。 过去几年,美国对中国的科技企业和高端制造业频频“设卡”,各种出口限制和技术封锁一波接着一波,什么“实体清单”“直接产品规则”全都用上了。 中国这次把稀土管制升级,范围从原材料扩大到了境外最终产品,规矩变得更细更严。 只要产品里有中国稀土“基因”,要是被用到敏感领域,出口都要中国点头才行。这不是“断人财路”,而是为了堵住技术外泄的后门,防止自己的资源被拿去给别人造“尖刀”。 中国商务部的表态挺硬气,说有人在境外捣鼓稀土技术,还妄想拿来做军用,这口子不能再让了。身为全球稀土产业链上的“扛把子”,中国的底气不是凭空来的。 全球稀土储量有三分之一在中国,精炼能力却占了九成,谁都清楚,没有中国,全球高端制造都得“打摆子”。中国这次“锁门”,也是给自己多上一道保险,免得“养虎为患”。 过去,美国总是以各种理由给中国企业上“紧箍咒”,现在中国反手来个“安全护栏”,说白了,是用对等逻辑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场大国博弈里,谁都不是吃素的。 再说特朗普的威胁,其实不少人都听得出来,更多是“嘴炮”成分。他上来放话,说美国或许该停止大量进口中国货,让下属赶紧去琢磨可行性。 这种模糊语气,透着一股“极限施压”的味道,既没有时间表,也没具体方案,完美符合特朗普一贯的谈判风格。美国经济真能承受这个后果吗? 美国从中国每年进口五千多亿美元的商品,从手机、电脑到汽车零部件,样样离不开中国制造。 真要“脱钩”,美国的通胀压力得翻天,老百姓买个电子产品都得掏更多钱。美国的供应链像一锅大杂烩,中国是主料,突然换配方,不出问题才怪。 特朗普这番话,也有点“秀肌肉”给国内选民看,尤其是APEC等重大场合前,强硬点才有谈判筹码。他清楚,彻底切断对华贸易,代价不是自己能轻松消化的。 美国本土制造业回流成本高得离谱,国内通胀又压得白宫焦头烂额。 特朗普嘴上说得痛快,心里其实比谁都明白,这步棋只能走到“吓唬人”的程度。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没法在短时间内割舍,这样的威胁,听起来有气势,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 这场稀土风波,远远不只是“你来我往”那么简单,背后捆着的,是全球供应链的再洗牌和规则的重新制定。特朗普的威胁,其实也暴露了美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上的软肋。 美国虽有稀土矿,但芒廷帕斯矿产能有限,开采出来的大部分原矿还得拉到中国精炼。换句话说,美国想自力更生,短期内根本做不到。 中国这次升级管制,不光是为了安全,更是要主动塑造行业规则。通过设置技术和合规门槛,全球企业都得掂量:到底站哪边?要不要用中国稀土?这就是话语权的体现。 中国的目标很清楚,不光守住家门口的资源,还要引导全球合作往民用领域靠,让“军用”风险降到最低。这样一来,既防风险,也提升了自己在全球贸易规则里的分量。 今后的竞争,已经不是“谁能卖原材料”这么简单,而是“谁能保证产业链稳定,制度更靠谱”。各国和企业肯定要想办法“分散风险”,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 稀土精炼和生产门槛高,技术难度大,投入巨大。中国中期内的主导地位,恐怕不是谁想撼动就能撼动。 回头看这场风波,中国的稀土管制其实很理性,既是维护主权,也是对全球化格局变化的一种适应。特朗普的威胁很热闹,但改变不了中美深层的经济依存。 稀土之争已经变成新常态,摩擦会有,但彼此的联系也不会断。现实告诉我们,喊口号不如修内功。谁能把产业链和制度做得更稳、更强,谁才能在大风大浪里站得住脚。 参考资料:商务部强化稀土出口管制  稀土企业加码投资整合 龙头股业绩预增 2025-10-09 21:53·证券时报

0 阅读:1695

评论列表

大 便美丧

大 便美丧

1
2025-10-10 23:46

回头以前我们“贼卖”稀土是顶级谋略,按照西方人的奶头乐理论让他们有质高价优现成品何必要费钱费力自己搞。[赞][赞][赞]

KU2003

KU2003

2025-10-10 23:48

美西方制裁中国限制销售高端技术产品不是十年八年了,从我们建国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停止过。它还有脸说。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