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扔下“稀土核弹”,向全世界发动稀土管辖,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10月9日,中国

飞天史说 2025-10-10 14:35:01

中国扔下“稀土核弹”,向全世界发动稀土管辖,历史将记住这一天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一口气甩出6则公告,第61和62号公告像两颗重磅“炸弹”直接砸进全球稀土圈,搞得各路玩家都得重新洗牌。 以前全世界争来抢去的稀土,现在中国不仅要管住资源,更要把手伸进技术、产品和产业链每个角落,首次把“域外管辖”这一招摆上台面,全球稀土游戏的规矩突然换人写了。这一天,真得记在历史账本上。 说起稀土,别小看这名字平平无奇的小金属,全世界的高科技、军工、绿色能源,哪一样离得开它? 美国地质调查局那份厚厚的报告里写得清清楚楚,中国不光手握全球九成的稀土精炼产能,七成相关专利也揣在自己兜里。尤其是钕铁硼磁体这项核心技术,谁都得看中国脸色。 就拿美国自己的“山口矿”来说,矿石挖出来还得千里迢迢运到中国才能变成真正有用的材料。西方国家吵得欢,嘴上说要“摆脱依赖”,可关键环节就是绕不过中国。 这次中国的新规,玩的就是精准打击。只要产品里哪怕掺了0.1%的中国稀土,无论怎么转手、怎么包装,都触发管制。第三国想打擦边球?直接堵死。 对比一下国际惯例,比如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大家都讲究一个“合规”“透明”。中国这次不仅合规,还极其讲究“精细管理”,用法律手段把稀土全产业链都攥在自己手里。 说白了,谁想钻空子,得先过中国这一关。资源时代已经翻篇,现在比拼的是谁掌握能力和规则,谁能写游戏说明书。 再把镜头拉远点,这波操作背后其实是中美博弈的又一轮。9月底,美国那边刚把“实体清单”升级,规定只要一家企业美国控股超过一半,直接全家“连坐”,全球都得跟着美国指挥棒转。 中国这边,没吵没闹,动手就是一记“稀土牌”,打破美国的套路。你想靠制裁逼我让步?门都没有。 有关社论点得明明白白,这是一场关于产业链主导权的较量。美国防部的报告早就说了,他们对中国矿物的依赖度高达77.7%,F-35战机那会儿就因为中国磁铁断供差点趴窝,这事不止一次上了新闻。 中国这波反击不光是“以牙还牙”,更是把“技术+供应链”做成组合拳,直接参与产业规则的制定。以前别人说了算,现在中国要自己说了算。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种玩法,谁还能轻松绕开中国,谁还敢轻易搞小动作?一旦握住了规则的笔,未来不只是稀土,别的关键领域也能照葫芦画瓢。 这回中国不是只喊口号,而是真的把“域外管辖”这把剑磨得锃亮。 它规定得很细,13种稀土金属和合金都在清单上,涉及到中国技术的境外产品,甚至中国境内向外国人提供技术的行为也一并算数。 但中国也没有滥用权力,毕竟只限定这13种,没搞“大包大揽”,也明确对人道用途有豁免,做到了有克制不任性。 回头看看美国搞的FDP规则,动不动就“泛化”制裁,搞得全世界都头疼。中国这次则是精准出手,不搞一刀切,体现了大国的分寸感。法学专家的分析也指出,这种管控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国际社会的反应其实也挺有意思。中国这波是借鉴欧美“长臂管辖”的做法,但更聚焦没有乱放大招,目的是为了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不想搞乱全球科研的合作。 中国方面也反复强调,履行防扩散义务,通过多边机制保障全球供应链的安全。这种表态既有国际范儿,也让人看见中国的责任感。 细想下来,这次从资源控制到能力控制,不仅是范式转变,更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重构里的主动出击。 其实早在2015年中国就取消过稀土出口配额,结果几年后成了稀土净进口国,产业升级搞得风生水起。 这次政策升级,既是延续,也是新阶段的开端。历史不会虚无地重复,只有真正抓住关键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 正如《论语》里那句“以直报怨”,中国这次用法治和国际化的手段回应挑战,把规则和主导权紧紧握在手里。 历史记住的,不只是这一天的公告,更是中国立足世界舞台,敢于定规矩、守底线的那股子底气。 参考资料:域外管辖迈出坚实一步,技术出口管制趋于完善 2025-10-09 18:26·中国新闻网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飞天史说

飞天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