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毁掉中国上百亿港口合约、转身对英日投怀送抱,如今项目烂尾经济受挫、就业彻底崩塌

水绿玩转世界 2025-10-10 14:25:12

曾毁掉中国上百亿港口合约、转身对英日投怀送抱,如今项目烂尾经济受挫、就业彻底崩塌,这个非洲小国终于想清楚:一旦离开中国,发展之路压根就走不通!   坦桑尼亚坐落在印度洋西岸,位置其实相当关键,本来能靠着港口做东非的物流中心,可惜前些年走了段大弯路。   2013年的时候,这个国家跟中国敲定了巴加莫约港的合作,计划投一百亿美元,不只是建个码头,还配套了工业园和铁路,建成了能解决上万人的工作,周边国家的货物都能在这中转,物流成本能降一大截。   那会儿双方都挺实在,中国带着资金和技术就进场了,前期投的钱很快到位,工地已经有了动静。   变故出在2015年新总统上台,这人上来就对之前的国际合同挨个审查,巴加莫约港成了重点,觉得之前谈好的港口使用权年限太长,像是把国家利益送出去,刚好这时候英国和日本凑了上来。   这俩国家说得特别好听,一会儿说中国的合作有问题,一会儿又承诺给低息贷款和技术支持,还不用那么长的使用权,一下就打动了坦桑尼亚的新政府。   坦桑尼亚跟着硬气起来,跟中国提了一堆过分要求,要中国多掏钱还少要权益,谈不拢就干脆撕了合同,把项目给了英日。   谁知道英日根本不是来干活的,英国好几年都没拿一分钱,就给了点小钱维护下旧港口,买几台机器。   日本更离谱,搞了点港口模拟软件培训,连个正经的码头建设方案都没拿出来,所谓的跨海大桥测试,因为没考虑当地海洋环境直接失败了。   当初说的低成本建港口,后来勘测完直接把预算翻了倍,然后就没下文了,坦桑尼亚这才发现被耍了,可项目已经停了,工地里的设备扔在那儿风吹日晒,慢慢变成了废铁。   经济跟着就垮了,本来指望港口带动发展,结果项目一停,外贸额连着几年往下掉,周边靠海吃饭的渔民没了盼头,年轻人找工作更难,不少人只能背井离乡出去闯荡。   国际上的投资者也怕了,政策说变就变,谁也不敢来投钱,外国投资一下少了一大半,隔壁的肯尼亚就不一样,中国帮着建的港口和铁路早用上了,物流快了成本低了,经济噌噌涨,坦桑尼亚只能干看着,心里别提多后悔。   情况就这么僵持着,直到2021年新总统哈桑接手,这人算是个明白人,上台就看出前任留下的烂摊子有多糟。   英日的承诺早成了空话,而中国之前帮着修的坦赞铁路、建的电厂,全是实打实的东西,她也不端着,主动找中国谈重启合作。   中国没揪着过去的事不放,但也没像以前那样松口,新方案改了不少细节,比如把长期使用权改成分阶段开发,还加了风险共担的条款,引入了其他国家的企业一起参与,合同写得明明白白,谁也别想再随便变卦。   重启之后的变化挺明显的,深水码头很快开建,中国工程师带来了新的智能系统,连装卸设备都考虑到了当地的环境问题。   港口还没建好,周边的工业园就招来了几家中国企业,当地年轻人不用再出去找活了,不光是港口,铁路、矿业的合作也跟上了,连旅游和清洁能源项目都有了进展。   外国投资者慢慢回来,经济增长也提了速,国际机构也愿意给融资支持,之前掉下去的信心总算一点点捡了回来。   这事说到底,根本不是什么“选边站”的问题,而是小国发展最该明白的道理,别被好听的口号骗了,西方那些国家向来擅长拿“主权”“规则”说事儿,听着特正义,可真要让他们掏钱建港口、修铁路这种硬设施,要么找借口涨价,要么就给点培训之类的小恩小惠糊弄过去。   他们关心的不是坦桑尼亚能不能发展,而是能不能挡住别人的影响力,中国的合作模式看着实在,没有那么多花哨的概念,给钱给技术给经验,连当年坦赞铁路都是这么一步步修起来的,这种踏实劲儿,才是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   坦桑尼亚花了好几年才想明白,国际合作里最值钱的不是承诺,是兑现,当初撕合同的时候挺痛快,最后买单的还是自己的经济和老百姓的饭碗。   现在重新跟中国合作,不是丢面子,是选对了路,毕竟发展这事儿,靠喊口号没用,靠别人画的饼也填不饱肚子,得有真金白银的投入,有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才能真的起来。   大家聊一聊,你觉得那些总拿“主权”说事的国家,真的是为小国着想吗?

0 阅读:37
水绿玩转世界

水绿玩转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