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教授最近提了个主意,别总吵着统一不统一了,先去查查台湾两千三百万人的户口本

桑代克 2025-10-10 13:59:48

高志凯教授最近提了个主意,别总吵着统一不统一了,先去查查台湾两千三百万人的户口本! 高志凯教授提议查台湾两千三百万人的户口本,核心盯着1945年10 月25日这个节点,说白了就是要从最实在的户籍记录里,扒出两岸扯不断的根脉,那些想把台湾从中国历史里摘出去的说法,在户口本这铁证面前根本站不住脚。 1945年10月25日,被日本殖民半个世纪的台湾正式光复,重新回到中国版图,从那天起,台湾的户籍体系就重新纳入中国行政管辖,每本户口本上的籍贯、迁入轨迹,都是两岸同根的活证据。 现在台湾两千三百多万人里,祖籍在福建的能占到八成,剩下的大多是广东籍,真正的世居少数民族也就是高山族,只占总人口的2%左右。台湾自己的学术研究比如《台湾人口之姓氏分布》早就统计过,连具体到某个姓氏的迁徙轨迹都记得清清楚楚。 就说古姓吧,现在台湾有三万多古姓人口,光祖籍在广东的就占九成,而且大多是客家人,最早的迁台记录能追到康熙四十七年,从广东五华县迁到桃园杨梅镇开基,之后雍正、乾隆年间陆续有同族从广东蕉岭、梅县等地偷渡或合法赴台,这些都清清楚楚写在族谱里,跟户口本上的祖籍登记能对上号。 1945年光复就是个关键的时间界碑,之前几百年大陆向台湾的迁徙是自发的历史延续,之后的户籍登记则是国家主权下的制度确认。日本殖民时期搞的户籍体系刻意淡化大陆渊源,而光复后台湾进行的户籍整顿,第一件事就是让台胞"归宗",当时六百万台胞重新登记祖籍,把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梅州、潮州这些祖地信息老老实实填进户口本,这都是认祖归宗的自然选择。 到了1948到1950年期间,又有大批大陆各地的军政人员、学者、工匠赴台,比如广东梅县的律师古云琼、江西寻乌的将军古作邦,他们的户口本上祖籍一栏明明白白写着大陆省份,这些人加上清代以来的移民后裔,构成了台湾人口的绝对主体。 户口本上的祖籍可是实打实的宗族脉络和地理印记,台湾有四百多对村庄跟大陆同名,两万多对村庄能追溯到共同的大陆祖地,台北市光叫陈厝、林厝的地名就有九处,这都是当年移民把家乡记忆刻在台湾土地上的证明。 更别说语言文化了,台湾的闽南语源自泉州、漳州,流行的南音、布袋戏全是从福建传过去的,连信奉的妈祖、保生大帝都是福建的神明,这些文化基因跟户口本上的祖籍一栏形成了完美呼应,根本没法割裂。 有些人总想拿"本土"说事,可查遍户口本也找不到所谓"独立起源"的证据。高山族作为世居少数民族,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大陆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还有四千多高山族后裔散居在福建、北京等地,他们的户籍记录同样证明了两岸少数民族的血脉联系。 1945年10月25日这个时间点,其实是给所有台湾居民的户口本盖了个主权认证章。在此之前,不管是明末清初的大规模移民,还是康熙年间领"照单"渡台的百姓,他们的迁徙都是中国境内的人口流动;在此之后,户籍制度的统一更是从行政层面强化了这种归属。 现在台湾的户口本里,哪怕是年轻一代,祖籍栏里写着福建、广东的仍占绝大多数,这些记录不是行政命令的产物,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结果。那些试图篡改历史、割裂两岸的人,面对这样一本本写着大陆祖籍的户口本,再怎么狡辩都显得苍白,毕竟血缘和历史留下的印记,从来不是靠嘴就能抹掉的。

0 阅读:0
桑代克

桑代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