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瑞典文学院正式宣布了 2025年10月9日世界文坛迎来重要动态! 北京时间2025年10月9日晚7点,瑞典文学院官宣:202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拉斯洛·克拉斯纳霍尔凯,表彰他以“充满末世洞察与艺术张力的作品,在混沌中锚定人类精神的微光”。 这位1954年出生的作家,早在1985年就凭长篇小说《撒旦探戈》惊艳文坛——这部充满隐喻的作品后来被改编成8小时同名电影,成为文学与影像跨界的经典。而让我国读者格外关注的,是他对我国文化的深厚情结。 1991年,拉斯洛以记者身份首次访华,一接触我国文化便深深着迷,尤其对唐代诗人李白崇拜不已,甚至专门沿着李白的人生轨迹,走访了四川、甘肃等近十座城市。 他还请汉学家取了中文名字“好丘”:“好”是喜爱,“丘”既呼应自己姓氏中“山丘”的含义,也暗含对孔子“仁者乐山”的敬意。 回去后拉斯洛有了个特别习惯:坚持用筷子吃饭,还带动家人一起学。他曾在采访中说,东大是“世界上仅存的人文博物馆”,这份对我国文化的认可,让不少人觉得亲切。 网友热评:“第一次见诺奖作家追我国诗人的‘打卡’足迹,还学用筷子,这哪是文化交流,明明是跨越时空的知音”, 其实拉斯洛的经历像一面镜子,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为我们文化出海提供了思路;也警示我们,唯有先珍视本土文化,才能更好促成跨文化共鸣。大家都看过他的什么作品?欢迎评论区留言。
为什么在北京,大家对通勤容忍度这么高?
【7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