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警方10月8日宣布,逮捕了一对居住在埼玉县川口市的中国籍夫妇——33岁的王少凡(Wang Shaofan)和22岁的孙佳雪(Sun Jiaxue),据报这两人担任诈骗团伙的指挥和翻译角色,指挥着柬埔寨的29名日本马仔,对日本人进行电信诈骗。 警方称,他们冒充警察向爱知县一名48岁男性公司职员打电话,谎称其涉入洗钱案,骗取约500万日元。警方从被捕者供述及手机资料分析中发现这对中国夫妇的参与。 两人在柬埔寨据点被查两天后返回日本,此后多次往返东南亚。 那名48岁的男性职员,在警局做笔录时指尖还在微微发抖。他说那天是周三下午,刚在公司处理完月度报表,手机就弹出个陌生号码。接起来是个男声,语气硬邦邦的,开口就说“这里是爱知县警本部经济犯罪课,你的账户涉嫌洗钱,现在要冻结所有资产”。他当时脑子“嗡”一下就懵了,自己一辈子规规矩矩上班,怎么会跟“洗钱”沾边?对方接着说“要证明清白就得把钱转到指定的安全账户,24小时内不操作,就带家属去警局配合调查”,还报出了他的身份证号和银行开户信息——这些细节一出来,他彻底慌了神,连跟同事商量的心思都没有,下班就直奔银行,把准备给女儿交大学学费的500万日元转了过去。直到转完钱想跟“警察”确认,对方电话再也打不通,他才意识到被骗,蹲在银行门口给老婆打电话时,声音都在哭。 警方顺着受害者提供的转账记录查起,一开始以为是单纯的境外诈骗——毕竟电话源头指向柬埔寨,可查着查着就发现了不对劲。那笔500万日元没直接流向境外,而是先转到了一个日本本地的私人账户,再拆分成好几笔小额资金,通过不同的汇款渠道往东南亚转。技术队调取了这个私人账户的关联信息,顺藤摸瓜找到了王少凡的名字,又查到他和孙佳雪在川口市的公寓地址。等警方突袭公寓时,孙佳雪还在对着手机打字,屏幕上全是日语消息,一边跟柬埔寨的马仔说“今天话术要改,别说‘冻结资产’,改成‘账户被监控,需要资金验证’”,一边把马仔反馈的“受害者犹豫了,要不要加把火”翻译成中文发给王少凡。 办案民警后来在采访里说,这对夫妇的手机里藏着整个诈骗链条的“证据链”。有他们跟柬埔寨据点的聊天记录,王少凡会定期发“任务清单”,比如“每周至少骗3个目标,优先选40-50岁男性,这类人怕麻烦、好吓唬”;孙佳雪的聊天记录里则全是翻译痕迹,甚至有她标注的“日语话术修改笔记”,比如“‘洗钱’这个词太生硬,换成‘账户异常交易’更不容易被怀疑”。还有他们往返东南亚的机票订单和酒店记录,最近一次去柬埔寨是在被捕前一个月,回来时带了不少名牌包和手表,警方核查后发现,这些奢侈品的购买时间,刚好跟他们骗到那笔500万日元的时间重合——说白了,就是用受害者的血汗钱装自己的脸面。 最让人觉得讽刺的是,这对夫妇明明知道诈骗的危害,却把“聪明”全用在了钻空子上。据他们初步供述,选择在日本指挥柬埔寨的马仔,就是算准了“跨国办案麻烦,日本警察管不到柬埔寨,柬埔寨那边就算查了,也未必能跟日本的线索对上”。他们还特意找日本马仔打电话,理由是“本国人跟本国人说话,口音和用词都自然,受害者不容易起疑心”。孙佳雪甚至在聊天记录里跟马仔说“语气要凶一点,别笑,警察就得有警察的架子”——这种把“同理心”抛到脑后,专门琢磨怎么骗同胞(对马仔来说是本国同胞,对受害者来说是信任的“本国警察”)的操作,比单纯的诈骗更让人不齿。 其实这种“三角模式”的跨国电信诈骗,这些年越来越常见:境外设据点、本地找枢纽、本土用马仔,就是利用不同国家司法衔接的时间差和语言优势。这次能抓住王少凡和孙佳雪,算是运气好——刚好柬埔寨那边查据点时漏了他们的线索,他们以为风头过了敢回日本,又被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和转账痕迹“卖了”。可还有多少没被发现的“王少凡”“孙佳雪”?谁也说不准。 对普通人来说,不管在哪个国家,遇到自称“公检法”打电话说涉案的,先别慌。真警察不会在电话里让你转钱“自证清白”,更不会用“抓家属”“冻账户”这种话威胁你。哪怕对方报出你的个人信息,也别信——现在信息泄露太常见了。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挂了电话,自己去附近的警局问,或者打官方报警电话核实,别让辛苦攒的钱,变成骗子手里的奢侈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美国媒体气急败坏!美媒声称,中国的管制政策不亚于对美国发起了一场经济核战!10月
【57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