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了个公告,简单说,就是从2025年11月8号起...
电动知识小妹
2025-10-10 01:29:06
今天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了个公告,简单说,就是从2025年11月8号起,对特定规格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以及生产这些东西的设备和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这可不是简单的贸易限制。
过去大家总说,我们在芯片上被“卡脖子”。现在,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这个未来核心赛道上,我们不仅手握着最完整的产业链,还把制造这条产业链的核心工具和配方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你看这个清单,细节到什么程度?
· 产品端:管的是能量密度≥300Wh/kg的高性能电池,这不是普通电动车用的那种,而是更高阶的产品,决定了续航和性能的上限。
· 材料端:从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到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管的都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食粮”,而且都明确了“压实密度”、“克容量”这种核心技术指标。说白了,管的不是大路货,而是真正有技术壁垒的高端货。
· 设备端:这是最关键的。从卷绕机、叠片机,到石墨化用的箱体炉、艾奇逊炉,再到造粒的立式釜,几乎把建设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电池及材料工厂的“母机”都囊括进去了。
· 技术端:连“连续石墨化技术”、“液相包覆技术”这种工艺Know-how都写了进去。
这套组合拳打出来,意思很明确:我们不仅能造出最好的电池,我们还定义了怎么造、用什么造。你要做高性能电动汽车,只能找我买。
这和之前对光伏、稀土、无人机的一些管制思路一脉相承,都是在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领域,建立起一套“规则”。这会对全球新能源格局产生什么影响?短期内,想在海外建高端电池厂,从设备到材料,绕开中国供应链的难度和成本会指数级上升。
从被卡脖子,到卡别人的脖子,这盘棋,越来越有意思了。[doge]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