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里突然传来的“咚咚”巨响,转头一看竟是个十六七岁的大男孩在撒泼——就因为妈妈没答应买最新的苹果17手机,他蹦得老高,落地声震得人耳朵发麻,抓着妈妈的胳膊使劲摇晃,嚎哭声整个商场都听得见。妈妈穿着朴素的衬衫,背着普通的妈妈包,被比自己高一头的儿子拽得躲不开,只能反复喊着“不行,就是不行”,却还怕冲突中伤到儿子,一直只躲不还手。周围的人有的摇头走开,有的驻足围观,一个爸爸赶紧拉着小女儿转身,大概是觉得这场景实在不适合孩子看。 这一幕看得人心里发堵,更让人难受的是,类似的事可不是第一次发生。之前还有个靠在寺庙卖花为生的妈妈,被儿子用三天绝食逼着买苹果手机,最后只能拿出全部积蓄满足他,还无奈地让儿子以后自己赚回这笔钱。这些孩子眼里只看得见想要的手机,却看不见妈妈素色衬衫背后的拮据,看不见卖花妈妈手里那点钱沾着多少汗水。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想要个手机”那么简单,是孩子把父母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把撒泼耍赖当成了达成目的的武器。现在的孩子总被同伴影响,看到别人有新款手机就想跟风,根本分不清“想要”和“需要”的区别,觉得喜欢就必须得到。可他们没想过,一部苹果17的钱,可能是妈妈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生活费,是父母省吃俭用攒下的辛苦钱。更可怕的是,这次撒泼能拿到手机,下次就会用更过分的方式提要求,这样养出来的不是孩子,是永远填不满欲望的“巨婴”。 有人说妈妈太强硬,可换个角度想,她的坚决其实才是对的。要是这次松了口,孩子只会觉得“哭闹有用”,以后只会变本加厉。当然,直接拒绝也不是最好的办法,要是能先听听孩子为啥想要,再好好说说家里的情况,比如“我知道你喜欢,但这钱超了咱们的预算,会影响买菜和交电费”,孩子说不定能更理解。可不管怎么沟通,底线必须守住,太过纵容的爱只会毁了孩子,就像网友说的,“太多爱总会害了孩子,家长得知道在哪划线”。 最让人唏嘘的是卖花的妈妈,她的妥协里全是无奈,可这样的妥协换不来感恩,只会让孩子更自私。孩子要的从来不止是一部手机,而是被满足的虚荣心,可这份虚荣心,要用父母的委屈来填。 看着商场里那个蹦跳哭喊的男孩,真想问他一句:你比妈妈高一头的个子,是用来保护她的,还是用来欺负她的?也想问问大家,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觉得家长该硬气到底,还是该想别的办法沟通?要是你在场,会忍不住说点什么吗? 来源:中安在线
商场里突然传来的“咚咚”巨响,转头一看竟是个十六七岁的大男孩在撒泼——就因为妈妈
自在山野
2025-10-10 01:26:04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