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匈牙利作家的获奖, 让文学回到了它该有的样子。 拉斯洛的作品不好读,长句子绕来绕去,但读进去了,会发现他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他不玩虚的,不讨好谁,就是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世界摊开来。这种写作,需要耐性,也需要勇气。 一个作家,不在热闹地方凑,反而能写出真东西。拉斯洛早年干过不少杂活,在奶牛场值夜班,那些一个人的夜晚,大概成了他后来写作的底子。他的书里常写底层人的挣扎,写破败环境里那点不肯灭的光。他说奖项对艺术家像毒药,这话实在。多少人被名声绑住,最后写的东西越来越空。他能这么清醒,不容易。 有意思的是,这个写东欧苦难的作家,却迷上了李白。他不光读诗,九十年代还真跑来中国,沿着李白走过的路,跑了快十个城市。他说喜欢李白诗里的酒劲和野性,那种活法,跟他笔下的压抑世界完全相反。没去成白帝城,他念叨了好久,就为李白那首朝辞白帝彩云间。这种喜欢,不是装样子,是真懂了李白的好。 他的例子让人想到,好文学不分国界。他写他的小村子,我们读着却觉得亲,因为里头的人性是真的。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也不是猎奇,他会用筷子,听京剧,说中国是世上最后的人文博物馆。这种尊重,来自他肯花时间去懂。 现在很多人写东西,要么太花哨,要么太功利。拉斯洛这种笨拙的认真,反而成了。他让人看到,文学最后还是得回到人本身,回到那些最朴素的情感和挣扎里。这比什么奖项都重要。
这位匈牙利作家的获奖, 让文学回到了它该有的样子。 拉斯洛的作品不好读,长句子
头条研究
2025-10-10 01:14:0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