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加沙停火协议正式生效!9日凌晨,埃及、卡塔尔等斡旋方宣布,各方已就停火协议第一阶段所有条款和实施机制达成协议。 这协议的第一阶段说白了就是“以停火换人质、以撤军换援助”,条款写得明明白白,总共持续42天,核心就是三件事:换人、撤兵、送物资。 哈马斯要在这期间释放33名被扣押的以色列人,作为交换,以色列得释放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而且双方得在协议生效后72小时内就开始交换,一点拖延的时间都没留。 以色列这边也得往后退,从加沙人口稠密的地方撤到边境线,加沙北部那些逃到南边的老百姓,终于能回家看看了。 最让加沙人盼着的还是人道主义援助的增加。要知道停火前加沙的日子有多难,2025年1月初,平均一天才收到51辆援助卡车,粮食、水、药品样样缺,医院连做手术的耗材都没有,帮派还老抢物资,真正到老百姓手里的没多少。 现在协议规定每天能进600辆卡车,是之前的十多倍,而且一半要往最缺物资的加沙北部送,其中50辆专门拉燃料,能给医院发电、给居民烧水煮饭。 就拿停火头3天来说,已经有2400辆卡车进去了,比2024年12月一整个月收到的还少一点,但胜在能送到人手里,联合国官员去了之后说,现在抢物资的少多了,也就偶尔有孩子跳上卡车拿点食物篮,不像以前那样有组织地抢了。 协议能成,斡旋方的功劳不小。埃及一直盯着边境口岸的事儿,拉法口岸要在停火7天后开放,受伤的巴勒斯坦人能从这儿出去治病;卡塔尔则在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传消息,把双方的条件来回磨合,光多哈就开了好几轮谈判。 美国也没闲着,特朗普还抢先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了消息,听说国务卿递纸条让他赶紧发,就是想抢个头功。 为了让双方放心,还搞了个国际监督机构,美国、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国家都派人,一方面看着哈马斯解除武装,一方面盯着援助物资别被截留,多家国际人道组织都愿意帮忙盯着流程。 实施起来也有讲究,不是签了字就完事儿。以色列国防军连夜就让部队筑防线,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怕有突发状况;哈马斯也反复强调,得有担保国盯着以色列,不能让他们耍赖。 加沙的道路之前被炸得坑坑洼洼,援助卡车开着费劲,而且老百姓到处跑,给分发物资添了不少麻烦,联合国官员也说不能觉得停火了就万事大吉,后勤问题还得慢慢解决。 这协议能谈成,也是双方实在耗不起了。从2023年10月冲突爆发,加沙那边死了不少人,以色列也有48人被扣押,其中20人还活着,双方家属都盼着亲人回来。 之前2023年11月也停过7天,但没解决根本问题,这次分三阶段来,先停42天,后面再谈释放剩余人质和全面撤军,步子迈得稳一些。 哈马斯同意成立临时过渡政府管加沙,自己不参与治理;以色列也不再提吞并加沙,还同意让国际稳定部队帮忙维持秩序,都是各退了一步。 对加沙老百姓来说,这停火就是救命的。之前喝水都得抢,现在瓶装水能通过援助卡车运进来;医院缺药缺设备,现在医疗物资跟着卡车进来了,能救更多人。 联合国说现在最要紧的是送食物、搞医疗、修供水网,还有让分开的家人团聚,这些都是老百姓最实在的需求。 虽然只是第一阶段,但至少能让枪炮声停一停,让孩子们不用躲在地下室,让大人们能出门找口吃的,这就是最实实在在的变化。
加沙持续2年的大轰炸停止了,200多万加沙人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以色列国防军司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