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深深地体会到:
人生,也许根本就不需要去搞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也不需要去搞懂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也不需要去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获得什么样的人生成就;也不需要去弄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的归宿,什么才是灵魂的救赎……这些东西统统都是概念。
真正需要从源头上去彻底搞清楚的只有一件事:什么东西,才能让自己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要怎样去做,才能让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也就是说,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人生的归宿、灵魂的救赎。即使这些东西都搞明白了,已经找到了,却没有带给自己真实存在的满足感,那么,一切仍然只是梦幻泡影、南柯一梦。
什么是精神上的满足?怎样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本自具足”这个语义,离开了这个“足”字,没有真实感受和体验到这个“足”字,内心没有充盈着这个“足”字,“本自”就又变成了泡沫。
足,乃始,是万事万物发生的源头,是一切善良的源头。不足,是一切罪恶的源头。
足,才是精髓。没有“足”,根本就看不见“本”,一切免谈。透过满足感看见的世界,与透过匮乏感看见的世界,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世界。
这就跟阴雨天与大晴天,人真实的感受会大相径庭没有任何区别。
阴雨天,是因为云遮住了太阳,太阳一直在那里,从未有离开过,这可以用来理解“本自具足”这个概念的由来。
雨停了,云散了,太阳出来了,照在人的身上感觉到温暖和惬意,这是真实的体验,也正是因为有过对于阳光的充足的体验,人们才会相信眼前的风雨终会散去。
无惧风雨的人格品质,并不来源于“太阳一直在那里”,而是源自于人真实地经验过无数次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
如果一个从未见到过太阳的人,你去给他讲“太阳一直在那里”,让他本自具足,让他坚信“每个人都是神佛”,你无疑是在意淫。
所以,人必须要真实地体验到了存在的本身带给自己的精神上的满足,经验到“足具自本”,才是真理,才是真正的完成。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获得了满足的人又有几个呢?
人的修为是什么?圆满是什么?
正是一个“足”字。
————《半山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