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级富豪苏世民,公开放话:“美国正在把中国逼成无法战胜的对手!”随后,他捐款

笑看云烟 2025-10-09 23:03:54

美国超级富豪苏世民,公开放话:“美国正在把中国逼成无法战胜的对手!”随后,他捐款7亿元给清华大学造就一座“苏世民学院”,还把大部分投资业务转移到中国,只因他坚信: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在如今的全球资本市场里,很多西方投资者谈到中国时都显得小心翼翼,态度暧昧又矛盾,可偏偏有一个人反其道而行——黑石集团创始人、被称作“华尔街教父”的苏世民。 他一边在美国媒体上直言:“美国正在把中国塑造成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一边却用真金白银在中国越投越多,越投越深,这种看似“反常”的举动,其实是一场深思熟虑的大棋。   对苏世民来说,情怀是装饰,利益才是核心驱动力,黑石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1%,几乎是美国本土项目9%的两倍多。 毕竟资本的逻辑很简单,哪边赚钱,钱就往哪边流,他投资的上海晶耀前滩写字楼,出租率高达98%,而与此同时,纽约曼哈顿的写字楼却有将近六分之一的面积空着招租,这一冷一热的对比,不言自明。   苏世民并不是盲目“押宝中国”,而是极其精明地挑项目,他避开了容易受政策波动影响的互联网、金融领域,而是把钱砸向物流、仓储、产业园区这些“硬核产业”。 在上海洋山港,他投建了智能仓库,与中欧班列无缝对接,在大湾区,他拿下150万平方米的物流园项目,在苏州,他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还成功吸引德国企业入驻,可以说他押注的是中国制造业和供应链的底层韧性。   而最近苏世民的动作更大了,他和新加坡主权基金联合投资中国的数据中心项目,甚至传出计划收购中国的资产管理公司,介入不良资产领域。 这种行为,用“抄底中国经济”来形容并不过分——他看中的,是中国经济在波动之后依旧能恢复元气的长期潜力。   不过,苏世民的真正高明之处,不仅仅在财务投资上,更深的一步棋,是他在教育领域的布局,几年前,他拿出个人资金1亿美元,在清华大学建了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苏世民书院”。   书院每年只招100名学生,录取门槛比哈佛还高,学生来自世界顶尖名校:牛津、剑桥、斯坦福、西点军校…… 他们在清华不只学商科,还学《孙子兵法》和《贞观政要》,理解中国的政治逻辑、治理模式,甚至每天要练书法、体验中国文化。 苏世民要的,是培养一批真正懂中国的未来国际精英,如今,书院的毕业生中,三分之一已进入各国政府部门工作,其中还有人做到部长级。 而那位曾为沙特王储访华做翻译的青年,就是这所书院的学生,可见,这不仅是捐款,而是为未来全球人脉与话语权打下的基础。   他在中美之间的身份,显得颇为“微妙”,一方面,他在美国国会被批为“资本叛徒”;另一方面,他让女儿在北京学中文,让女婿的公司落户上海。 这种“嘴上政治正确,行动照旧赚钱”的实用主义,其实是许多跨国巨头的真实写照——苹果的库克、特斯拉的马斯克,无一不是这样。   资本从来不听意识形态的口号,它只看效率与前景,中国庞大的市场、高效的供应链、稳定的政策环境,对苏世民来说,是一块仍具爆发力的金矿。   数据显示,黑石集团的全球资产结构变化惊人,2016年时,中国资产占比还不到3%,如今已经飙升到28%。这个数字,比任何发言都更有说服力。 它说明,在苏世民眼里,中国不仅是投资标的,更是未来全球经济版图中无法忽视的核心力量,说白了,他嘴上谈政治,心里算账,手上在布局。 苏世民不是“押错宝”,而是看得更远,他知道,世界可能会摇摆,但财富总会流向有增长、有秩序的地方,而此刻,他显然认为,这个地方叫“中国”。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0 阅读:12
笑看云烟

笑看云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