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小学生是自己在上学还是父母再“深造”! 晚上十点的书桌前,三年级孩子已经

做人难做好更难 2025-10-09 22:29:06

现在的小学生是自己在上学还是父母再“深造”! 晚上十点的书桌前,三年级孩子已经打着哈欠趴倒在作业本上,妈妈还在对着错题本研究“鸡兔同笼”的新解法;周末的早教中心走廊里,爸爸边啃面包边背英语单词,嘴里念叨的知识点比孩子记得还熟——这届家长的“返校深造”日常,早成了比孩子作业更沉重的负担。 谁不是一边喊着“放过孩子”,一边又被内卷浪潮推着往前冲?从幼儿园抢跑早教班,到小学扎堆培优课,家长们的日程表比CEO还满。杭州一位31岁妈妈深夜辅导作业时突然浑身发抖、呼吸困难,医生说这是长期焦虑积压的结果;更有爸爸因辅导儿子作业气到心梗,好好的亲子时光变成“战场”。我们总说为了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活成了“全职陪读+兼职家长”。 最戳心的是,这份“自我牺牲”往往换不来预期的效果。有家长每天逐题检查作业,把错题改得工工整整,结果孩子上课不再认真听讲,还把“检查对错”当成了妈妈的责任,简单题目反复出错。老师在家长会上戳破真相:那些看似完美的作业,反而让老师错失了针对性辅导的机会,耽误了孩子的真实成长。 说到底,家长们的“深造式陪读”,藏着太多无奈。社会竞争激烈,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学历是敲门砖”的现实让大家不敢松懈;朋友圈里别人的孩子拿奖、考级,攀比心又悄悄点燃焦虑;更怕自己“躺平”了,孩子将来会被社会淘汰。可我们忘了,学习本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的过度介入,反而剥夺了他们试错和成长的机会。 一位妈妈的转变很有启发:停止检查作业后,孩子反而开始主动核对答案,得到真实满分时的成就感,比虚假的完美更能激发动力。教育从来不是家长的“独角戏”,我们该做的是支持者而非替代者。 放下手中的辅导书,收起紧绷的神经吧。孩子的成长需要空间,家长的人生也不该只有陪读。毕竟,比起“满分作业”,独立思考的能力、直面错误的勇气,才是能伴他们一生的财富。你家有“深造式陪读”的故事吗?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51
做人难做好更难

做人难做好更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