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报复,已经开始了,但目标不是法国!很多人以为俄罗斯会派核潜艇去硬刚法国。错了!真相是,克里姆林宫最擅长的,是“杀鸡儆猴”,基辅的上空,很快将迎来新一轮更猛烈的“导弹雨”! 法国特种部队在圣纳泽尔北约基地扣押“博罗凯”号油轮的动作,无疑已经把算盘打到了俄罗斯的命门上。 法国海军在2025年9月底的大西洋沿岸执行任务时,拦截了一艘名为博罗凯号的油轮。这艘船长244米,载有约11万吨原油,从俄罗斯港口出发,目的地指向亚洲市场。船只悬挂贝宁国旗,但欧盟认定其属于俄罗斯的影子舰队,该舰队由数百艘老旧船舶组成,用于规避西方制裁出口石油。影子舰队每年为俄罗斯带来数百亿欧元收入,占其战争预算的40%左右。 法国当局指控该船涉嫌严重违法,包括与丹麦领空无人机事件有关联。部队登船后,扣押了中国籍船长和大副,调查焦点放在船只的实际所有权和航行记录上。船长面临拒绝配合检查的指控,将于2026年2月在布雷斯特出庭。如果罪名成立,可能被判1年监禁并罚款15万欧元。这次行动标志着欧洲加强了对俄罗斯能源出口的打击力度,旨在切断其军事资金来源。 俄罗斯总统普京迅速回应,称法国扣押油轮的行为是海盗行径。他强调,该船悬挂第三国旗帜,船员来自其他国家,与俄罗斯无关。普京在索契会议上表示,欧洲的举动助长了乌克兰冲突升级,并威胁将采取重大反制措施。克里姆林宫避免直接军事对抗法国,因为这可能触发北约集体防御条款。 自2001年9·11事件后,该条款仅启动过一次,现在的扣押事件远未达到门槛。但如果俄罗斯派核潜艇或军舰进入大西洋硬刚法国,北约鹰派势力很可能借机扩大事态。俄罗斯当前在乌克兰前线投入重兵,已控制3500多平方公里土地,兵力紧张,再开辟新战线无异于战略失误。因此,莫斯科选择间接方式回应,焦点转向乌克兰战场。这种策略符合克里姆林宫一贯的杀鸡儆猴手法,既展示实力,又避免直接冲突。 就在法国扣押油轮后几天,俄罗斯于2025年10月5日凌晨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空袭。俄军出动约500架无人机和50多枚导弹,主要针对西部利沃夫州和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州的基础设施。袭击造成5人死亡,包括一名少女,另有多人受伤。乌克兰空军报告称,拦截了部分来袭目标,但仍有导弹击中民用设施,导致电力中断和交通瘫痪。 这次袭击是2022年以来对利沃夫州的最大规模行动,持续约12小时。俄方声称打击军事目标,如无人机工厂和物流基地,但实际影响了民生。类似袭击在6月和9月也发生过:6月,乌克兰袭击俄机场后,俄军回击500架无人机和36枚Kh-101导弹,造成3死25伤,地铁线路停运;9月,800多架无人机加导弹炸中基辅政府大楼,系冲突三年多来首次击中核心机构。这些行动被视为对西方支持乌克兰的警告。 俄罗斯的影子舰队规模在600到1000艘之间,这些船只常通过虚假旗帜和公海转运石油绕过制裁。博罗凯号此前多次更名,曾列入欧盟黑名单,其航线从俄罗斯港口延伸至印度和中国等买家。如果扣押成为常态,俄罗斯能源出口体系将面临崩溃风险。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此举是欧洲新策略的一部分,旨在摧毁影子舰队的商业模式,支持乌克兰抵抗。 欧盟已加强海上巡逻,丹麦和挪威也报告类似事件。但俄罗斯石油收入仍占其预算大头,2024年出口量保持稳定。普京的回应策略聚焦乌克兰,避免给北约扩大冲突的借口。俄军在乌克兰前线推进,控制卢甘斯克州99.7%的土地和顿涅茨克州79%的区域。打击乌克兰军工设施达76次,重点破坏远程导弹和无人机生产,导致乌方前线补给短缺。 乌克兰军队当前面临严峻挑战,兵源枯竭已征召60岁以上老人,前线部队实际兵力仅为编制的30%。据乌克兰议会透露,战场上失踪士兵超过100万人,亲属难觅踪迹。后勤线被俄军炸毁,关键桥梁中断,物资运输受阻。俄罗斯黑海舰队参与导弹发射,口径导弹多次加入行动。法国扣押油轮后,俄军袭击密度增加,基辅上空导弹雨频现。 这被视为对巴黎的间接施压:动俄罗斯的船,就加剧对乌克兰的打击。北约支持乌克兰但未将其纳入成员国,无法用集体防御条款干预。俄罗斯每次袭击都称针对军事目标,实际削弱乌克兰战争脊梁。乌克兰此前宣称年产500万架无人机,经多轮轰炸后产量锐减,前线补给跟不上。 普京的算盘在于一举多得:回应法国挑衅,推进乌克兰战场目标,同时展示肌肉。马克龙扣船时或许认为占便宜,但最终承受损失的是乌克兰民众。基辅爆炸声不断,民生困境加剧。西方援助虽持续,但暴露局限性,无法完全抵挡俄军攻势。 俄罗斯石油出口虽受压,但通过影子舰队维持资金链。欧洲加强制裁,可能引发更多报复循环。乌克兰抵抗意志面临考验,俄军施压或彻底瓦解其防线。这种地缘博弈中,能源和军事交织,影响全球油价和安全格局。
中国对稀土的管控,让美国众议院中国委员会牵头人约翰·穆勒纳尔破了大防,发文对中国
【184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