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宗馥莉不行,而是娃哈哈就像朱允炆接手的大明江山。 江山是自己的,但那些叔叔的威胁无时不在。 那年,朱元璋给朱允炆朱棣出了一道考题,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允炆的答案是“雨打羊毛一片膻”,虽然勉强对得上,却是不雅,朱棣却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 明显朱棣对的更好,朱元璋表扬了朱棣,这时,朱棣挑衅地看了朱允炆一眼,意思是朱元璋再喜欢你,哪怕江山给了你,你也就这能耐而已。 没等朱允炆消化这个眼神,更严重的是,朱允炆放学后正巧遇见朱棣。朱糠一看四下无人,用手拍他的后背说:没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 朱棣的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是大不敬,毕竟朱允炆是未来皇帝,朱允炆也没有想到朱棣居然敢如此放肆,正不知所措时,朱元璋来了,他看见如此情景,勃然大怒,狠狠地骂了朱棣一顿…… 悲哀的是,朱允炆不但没有向朱元璋告状,反而帮朱棣说话,向朱元璋表示这是他们叔侄俩闹着玩的。朱元璋这才没有追究。 不得不说这是皇室子孙在复杂环境下的一种天赋,但这种天赋却掩盖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在朱元璋的眼里,朱棣是一个好儿子;可是在朱允炆的眼里,朱棣是一个坏叔叔。 所以,当朱元璋对朱允炆说:我安排你的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界,站岗放哨,你就可以在家里安心做皇帝了。” 朱允炆抬起头,忧虑地说:外敌取侵,叔叔们来对付,如果叔叔们要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一生运筹帷幄的朱元璋居然被这个问题问呆了,他沉默了很久,反问朱允炆:“你的意思呢。 朱允炆思考良久,用做论文的精神列出五点:“首先,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属地,下一岁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好拔刀相向了。” 一生精于谋略计算的朱元璋听到这个计划后,也不由得点头微笑,他死而无悔了,可惜他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朱允炆的能力是不是比叔叔们,尤其不服气的朱棣强?能列出计划,是不是代表能够执行计划。 正如宗馥莉。 她隐忍良久才拿到接班权,宗老为她的接位安排了三部分,第一老宗给所有的股东承诺,出售股票依旧可以拿到分红。 第二为了避免证家产,他把所有的资产都给了宗馥莉,让她拿出21亿美元给三个弟弟妹妹设立一个基金会,基金会本金不能动,三个弟弟妹妹也不争家产了。 第三,宗老生前基本把当地的关系都打点清楚了,宗馥莉只要去做一个挂名的董事长就可以。 可惜,这三点,宗馥莉用最昏招的方式一一推翻。 就像朱允炆明明龙椅还没坐稳,就想着削藩。朱棣当然不肯,那围绕着娃哈哈的那些人就肯吗? 我们可以理解宗馥莉,她始终憋着一口气,她的少年,她的成长,就像坏叔叔朱棣给朱允炆的体验,她用硬刚的手段为委屈的母亲出气,回击她不理解的父亲。 但是,她忘了厉害如康熙,平葛尔丹时也搭进了最爱的女儿蓝琪儿啊! 当然,回看历史我们也无法替朱允炆做出最好的答卷,正如我们无法评价宗馥莉,生活不是琅琊榜,没有一个拔骨削皮的梅长苏横空出世。 宗馥莉,朱允炆的困境,不只是能力问题,更是用人问题。 当你周边的心腹都在捧你时,他们只是趴在你身上吸血。那些怂恿你开战的法务、让你对抗全世界的谋士、那些激发你怒火的亲友……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他们只是把你当枪使 生活就是这么残酷,总有一天宗馥莉会发现,她最恨的父亲,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父亲在世时,曾给她留了一个多么坚不可摧的盔甲!当她终于读懂父爱如山的时候,山已经不在了。 希望她还回得去。做个拔骨削皮死而后生的梅长苏。 就当花钱买史官的笔,那是她让人上瘾的历史,仰头看着暖阳,心里也晒进了阳光。 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爆笑有料的中国近代史历史书籍
大明最传奇的皇后: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朱祁镇的生母孙皇后!大明王朝最为传奇的皇后
【2评论】【12点赞】
思青旗
我之前看过最好笑的论调。居然有自媒体吹这女人是大女主,凭自己的能力把所有的东西拿到了,还削干了小三孩子的分润,让他们一无所有。殊不知老妈跟宗老早离了婚。想着霸占一切,结局估计很可能一无所有。因为一旦推倒了继承权合理性,想分遗产好处的豺狼叔伯兄父就可以小兄弟为把手,把手伸进来[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