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必须是双向的;安全,必须是对等的。你尽可于我们的家门口安设基地,展现咄咄之

云海澄碧翠 2025-10-09 21:52:22

和平,必须是双向的;安全,必须是对等的。你尽可于我们的家门口安设基地,展现咄咄之势。而我们亦能在你的后院部署导弹,以强硬之态回应。 往昔唯你能威慑他人,他人却丝毫无法伤你分毫的时代,已然落幕!如今局势更迭,再无那般绝对的掌控与豁免。 今年春天,美军在冲绳嘉手纳基地的两个F-15中队就要说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先进的F-22隐形战机以轮换方式驻防。这事儿在外媒眼里有点“认怂”的意思,但其实是美军战略思维转变的冰山一角。 美国人自己心里清楚,所谓的第一岛链,从日本到菲律宾这一长串基地,在中国导弹的威胁下生存率极低。 早在之前,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报告便已将此事公之于众,毫无保留地将其呈现在众人眼前,使得该事再难隐匿。所以,他们开始玩“分布式部署”,把鸡蛋分开放。 你看他们在菲律宾新增了四个军事基地,又跑去天宁岛重建二战时期的机场,甚至在日本部署了能覆盖中国东部沿海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 说白了就是把风险分散,让盟友顶在前面当火力屏障,主力则考虑后撤到关岛和澳大利亚组成的第二岛链。 这种布局看似聪明,却让自家后勤叫苦不迭。一位关岛的美军指挥官就私下抱怨过补给线拉得太长,整个指挥体系变得异常复杂,效果到底如何,谁心里都没底。这就像一张网,撒得虽大,但每一根线都可能很脆弱。 解放军的航母可不这么想。最近辽宁舰和山东舰组成的双航母编队,浩浩荡荡地穿过宫古海峡,跑到西太平洋深处去搞远海作战演练。 在浩渺的太平洋深水区,另一支舰队正厉兵秣马。他们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开展反潜训练,于这片神秘的深蓝中磨砺着应对潜在威胁的能力。 这已经不是要不要“冲破”岛链的问题了,而是直接把这片海域当成了自家常态化的训练场。 真正让华盛顿坐不住的,是家门口传来的汽笛声。解放军舰队的身影出现在了加勒比海。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如果你非要在我家门口晃悠,那我也只好去你家后院常态化巡航了。 “对等部署”原则的出现,宣告了单方面威胁他人时代的终结。它宛如一道分水岭,将往昔的霸权逻辑截断,开启了基于平等与制衡的全新局面。 紧接着中国的“丝路方舟”号医院船也开启了“和谐使命2025”任务,航线覆盖古巴、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 这艘船虽非战舰,却结结实实地展示了中国的全球投送能力,而且其航线还巧妙地与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轨迹有所重合,符号意义拉满。 华盛顿对此高度警惕,立刻增派了8艘军舰和P-8侦察机到加勒比海,嘴上说是为了配合委内瑞拉搞禁毒行动,但谁都明白这是冲着谁来的。驻波多黎各的美军甚至起飞F-35搞演习,焦虑感都快溢出屏幕了。 这种既想围堵又怕冲突的矛盾心态,被美国战略圈自己人形容为“战术上的精神分裂”。他们想搞“可控紧张”,但棋盘的另一边,对手已经不按他们的剧本走了。 中国的底气来自于已经批量服役的055型驱逐舰、实力不断增强的核潜艇部队,以及福建舰上已开始测试的歼-35舰载机。 更关键的是通过在亚丁湾长达16年、44批次的护航任务,中国早已建立起一套成熟的远洋行动保障体系。所以,“对等部署”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能力支撑的行动。 这场博弈还是一场关于话语权的交锋。“航行自由”常被美军挂在嘴边,妄图以此为其不当行径正名。 而中方回应掷地有声,明确指出“航行自由不等于横行自由”,义正词严地戳破了美方的借口。当双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展示实力时,就是在用行动重新定义这片海域的规则。 与美国的军事符号不同,中国的医院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斐济防长就对其到访表示欢迎,认为给民众带来了健康。这种软硬兼施的叙事,让单一的“中国威胁论”显得苍白无力。

0 阅读:2

猜你喜欢

云海澄碧翠

云海澄碧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