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熟知的一些汽车品牌陆续退出了部分城市高租金的商超,我觉得这个做法是对的。
商超核心位置的月租金,有些门店能达到大几十万。对车企来说,初期可以靠商超的高流量快速打响品牌、吸引首批尝鲜用户,但一旦度过流量红利期,单店销售效率就会明显下滑。此时,固定的高额租金成本难以被卖车利润覆盖,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继续硬撑,窟窿会越来越大。
现在,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残酷的淘汰赛阶段,价格战导致车企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控制成本成了活下去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当几乎所有品牌都扎堆入驻商超时,消费者的注意力被严重分散,很难对某一个非头部品牌留下深刻印象,门店的转化效率自然会大打折扣。对多数品牌而言,再沿用广撒网式开商超店的打法,只会加剧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