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战渐渐也轮到中国卡美国脖子了,2025年10月9日消息,中国政府经过审慎评估,决定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和大家预期的情况一样,该管住的领域,绝不会放松,而且还在加强。 今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稀土技术进行出口管制,这可不是简单的贸易报复,而是一件精心打磨的战略级武器被正式亮了出来,这标志着大国间的科技对抗,已经彻底进入了中国也能“卡脖子”的新阶段。 这套新玩法的核心,是控制权的彻底升级,过去大家想的是控制矿产资源,像是在源头安个水龙头,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直接控制的是“技术神经中枢”,管制的不再是那一船船的矿石,而是背后的核心知识,是那些图纸、工艺参数,是一整套从挖矿到提炼再到做成磁材的独门秘籍,这一下就抓住了未来科技竞争的命脉:核心材料技术。 而且这张网撒得特别大,国内的任何个人、任何组织都在其中,所谓的“出口”也不只是卖东西,搞个联合研发、进行学术交流,都可能被算在内,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 最厉害的,是那个首创的“域外效力”条款,简单说,就算别国用含有中国技术或原料的稀土产品再出口给第三方,也得先问问中国同不同意,这股控制力直接穿透了国界,伸到了全球供应链的每一个末梢,稀土就这样从一个资源问题,变成了国家安全的核心。 这个工具的威力在于极其精准,直接引爆了西方世界潜藏已久的“依赖性危机”,他们那些高精尖产业的软肋,一下子就暴露在了阳光下。 问题的根子是技术代差。美国虽然也有稀土矿,但最关键的重稀土分离提纯技术,评估下来落后了将近二十年,没办法,只能把自家矿石挖出来,巴巴地送到中国去加工,这场危机迅速烧到了他们最骄傲的领域,一架F-35战斗机,身上就用了417公斤的稀土材料,五角大楼导弹制导系统里的关键磁体,战略储备据说只够撑18个月。 不止是军工,欧盟的风力发电机、日本松下服务器里的精密电机,甚至是决定未来的14纳米以下先进芯片制造,九成以上都离不开中国的高纯度稀土提纯技术,这一招精准地打在了西方的七寸上,也迫使华盛顿不得不开始真正思考“自力更生”这个难题。 往深了看,这事展示的是一种更成熟、更主动的非对称打法:在我有绝对优势的领域里主动出击,逼着对手进入我设定的战场,从而重新定义竞争规则,这背后是中国心态的巨大转变。 从贸易战初期的焦虑不安,到现在的自信淡定,不再以美国高不高兴为标准,也不再幻想退让能换来缓和,中国选择在芯片封锁之外,开辟一个自己说了算的新战场,把稀土当成了一个分量十足的筹码。 当然这也不是要掀桌子,政策里留了人道主义豁免,也给了过渡期,表现出一种收放自如的战略定力,这正应了那句话:高层可以接触,但核心战略领域,一步不让,这给未来的竞争画出了一个样板,赢家不再是那个发明了某个单一技术的国家,而是那个能掌控整个产业链生态,在材料、能源这些基础领域有深厚积累的一方,世界格局就是这样,中国正在利用自己无人能及的产业链优势,把被动变为主动。 单一国家主导全球产业规则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未来世界权力的天平怎么摆,很大程度上要看谁能掌握更多像稀土技术这样,贯穿全球的“产业神经中枢”。 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中国发布两项公告 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
科技战渐渐也轮到中国卡美国脖子了,2025年10月9日消息,中国政府经过审慎评估
是逸屹呀
2025-10-09 19:41:52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