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要来?特朗普作出决定,普京公布战果,乌克兰打进亚洲境内 这回真像是要收官了

寒江孤影呢 2025-10-09 19:35:16

大结局要来?特朗普作出决定,普京公布战果,乌克兰打进亚洲境内 这回真像是要收官了,三方都动手了,各有动作,各有算计。可谁也没说清楚,这是不是最后的牌。到底是和平在路上,还是更大的风暴要来? 特朗普这次没有犹豫,嘴上没说支持战争,手里却准备递上“战斧”。 10月6日,他在一次闭门会议中表示,正“接近决定”是否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巡航导弹。 这不是普通军援,“战斧”导弹射程2500公里,能直打莫斯科,象征意义远远超过战术层面。特朗普口中的“谨慎”,不过是为了掩盖他正在推动的深层升级。 这不是单纯的援助,也是一次交易。特朗普心里清楚,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就在看着他,这次援乌,也许正是给自己铺路。 他不想被看作战争贩子,但更不愿失去欧洲的掌声。 如果能用一枚导弹换来一次国际认可,又能打击俄罗斯,同时让军工复合体满意,那为什么不呢?特朗普的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俄罗斯方面当然不是哑巴。普京在10月7日自己73岁生日那天,亲自召开军事会议,向全国宣布“重大战绩”。 他说俄军在2025年已经夺回近5000平方公里土地,控制212个居民点,合并此前战果后,俄方已掌握乌克兰国土的近五分之一。 但乌克兰不买账。泽连斯基第一时间反驳,说俄军并没有占领任何战略城市,前线依旧拉锯,甚至在顿涅茨克方向乌军还有所推进。 第三方的战场分析也显示,俄军实际控制区不及官方所称,甚至部分地区反复易手。普京的“战果”,更像是为国内鼓舞士气的宣传工具,而非决定性的军事转折。 真正让俄罗斯警觉的,并不是特朗普的“战斧”,而是乌克兰的实际行动。 10月6日晚,乌军无人机袭击了位于秋明州的安蒂平斯基炼油厂。 这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乌军首次越过乌拉尔山,对俄罗斯亚洲腹地发动攻击。距离乌克兰边境超过2100公里,传统意义上的“安全后方”,第一次变得不再安全。 这一击,打破了战争的地理边界,也打破了俄罗斯民众对战争的心理防线。 此前六天内,乌克兰已经连续五轮打击俄方关键能源设施,目标包括新雅罗斯拉夫尔、奥尔斯克、基里希等地。这不是单点突袭,这是系统性的战略打击。 俄方全国炼油能力,已经有一半被毁。乌军用“火烈鸟”远程导弹,再搭配长航时无人机,加上北约提供的实时情报,一步步把俄罗斯的纵深优势变成了负担。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不得不把本来部署在西部战线的图-160轰炸机,调往远东极地避险。 这意味着,不只是前线在吃紧,后方也在崩塌。俄罗斯的空中战略平台开始动荡,显示出他们对这种深度打击的防御体系并不完备。 曾经“不可触碰”的国土,现在也要加装防空网,这种心理落差,远比战损更可怕。 普京当然知道这一点,他必须用数据和战果稳住国内情绪。 他不可能承认秋明州被打击的事实具有战略意义,但他也无法否认,这一连串袭击已经改变了战争的性质。 乌克兰不再只是在保卫自己,他们在主动打击俄罗斯的战争根源:能源、军工、交通、心理。 这场战争,已经不是谁推进几公里,而是谁先把对手从内部掏空。 特朗普的“战斧”决定,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不需要公开说出支持战争,只要默许北约成员国转交武器,就能让乌克兰继续进行深度打击。 这是一种典型的“隔岸操作”,既能撬动局势,又能撇清责任。特朗普想要的,是最大化自己的政治收益,最小化美国的实际代价,他不会亲自下场,但他会在幕后推波助澜。 而对乌克兰来说,这种支持比任何时候都更关键。他们正试图用“前线拖延+后方打击”的双线战法,把俄罗斯拖入无法承受的消耗战。 不是靠一次决战赢得胜利,而是靠无数次精准打击,一点点切断俄罗斯的战争供血系统。 但这并不代表乌克兰就一定能赢。俄罗斯仍然掌握核武器,仍然有庞大的动员潜力,仍然有能源出口支撑的财政缓冲。 而乌克兰依赖西方援助,包括情报、武器、财政,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短板。战场上,他们可以打进俄罗斯腹地,但在外交和资金层面,他们依然是“弱势方”。 普京的战果发布,是一次公开对赌。他用夸大的数字告诉国内民众:不要怕,我们在赢。而特朗普的“战斧”决定,是一枚插在谈判桌上的筹码。 他不会轻易发射,但他想让普京知道,下一步可能更难。至于乌克兰,他们的无人机已经飞越乌拉尔山,下一步会飞到哪,没人能说得准。 这是否是大结局的前奏?没人敢下这个判断。战场没有出现决定性的突破,谈判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美俄之间的游戏在深化,乌克兰的攻击在加剧,俄罗斯的防线在变形。每一步都在逼近临界点,但又都没有真正跨过去。

0 阅读:82

猜你喜欢

寒江孤影呢

寒江孤影呢

自我否认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