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来中国报仇的!”2019年11月,72岁的坂本幸雄接过紫光集团聘书时,

素鹤栖云 2025-10-09 16:44:53

“我就是要来中国报仇的!”2019年11月,72岁的坂本幸雄接过紫光集团聘书时,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揭开了他与美国半导体行业的积怨。 坂本幸雄的半导体人生,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他早年在德州仪器日本公司做到副社长,后来掌舵联日半导体,又在尔必达担任社长,30多年深耕DRAM领域,堪称日本存储芯片的灵魂人物。 2012年,尔必达因经营不善破产,这家日本存储芯片的最后堡垒轰然倒塌。 美国半导体巨头美光,通过低价竞争和市场操控,硬生生挤垮了尔必达,坂本幸雄亲眼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帝国崩塌,那种滋味,恐怕比咽下鱼刺还难受。 美光随后收购了尔必达的资产,彻底让日本在全球存储市场丢了话语权,这不仅是商业的失败,更是日本半导体产业的一场浩劫。 2019年,72岁的坂本幸雄站上了新舞台——中国紫光集团,他接下高级副总裁兼日本分公司CEO的聘书,掷地有声地说:“我就是要来中国报仇的!”这句话不是简单的意气用事,而是他对美国半导体霸权积蓄多年的怒火。 紫光集团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领军企业,坂本的加入,像是为中国半导体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他带着丰富的经验和人脉,迅速组建DRAM研发团队,甚至计划在重庆建厂,试图重塑中国在存储芯片领域的竞争力。 这不是一个老人对往日荣光的追忆,而是一个战略家对全球科技格局的重新布局。 美国从2018年开始,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步步紧逼,出台一系列出口管制,试图锁死中国高端芯片的命脉。 日本作为美国盟友,半导体产业却也深受其害,坂本的“复仇”,不仅针对美光,更是对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一家独大”的反抗。 中国有庞大的市场、政策支持和旺盛的创新需求,给了坂本一个翻盘的机会,他看准了:如果中国能突破存储芯片的技术瓶颈,不仅能改变自身命运,还能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 坂本的到来,给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了实打实的变化,他在紫光的战略规划中,力推DRAM技术的研发,试图缩短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 据他判断,中国顶尖企业如长鑫存储,在DRAM技术上与三星相比落后约4代。 这话听起来刺耳,但坂本不是来泼冷水的,他用自己的经验,帮紫光优化研发方向,整合资源,甚至拉来日本的技术人才,试图让中国少走弯路。 他的目标很明确:帮中国打造自主可控的存储芯片产业链,哪怕只是迈出一小步,也是在打破美国的封锁圈。 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被美国、日本、荷兰的巨头把持,80%的份额掌握在他们手中。 中国在成熟制程上有了突破,但在先进制程的设备和零部件上,依然被“卡脖子”。 坂本深知,单靠一腔热血不够,技术突破需要时间、资金和生态的支撑,更别提美国还在不断升级对华制裁,2024年12月又加码了对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 坂本的“复仇”不仅要面对技术壁垒,还要对抗地缘政治的暗流。 坂本幸雄的故事,不只是个人恩怨的延续,更是大国科技博弈的一个缩影,他的选择,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在逆境中求生的韧性。 很多人觉得中国芯片产业被卡得死死的,但坂本这样的“外援”加入,说明中国市场有种独特的吸引力——不是靠钱砸,而是靠潜力拉人。 紫光也好,长鑫也罢,这些企业敢在全球封锁下迎难而上,这种魄力值得敬佩,坂本的“报仇”目标虽燃,但现实很骨感。 半导体不是一夜能翻身的产业,技术、人才、供应链,哪一个环节不是硬仗?坂本的加入是个强信号,但中国要想真正突围,还得靠全产业链的协同作战。 如果是你,面对这样的产业恩怨和国际博弈,你会选择像坂本一样,跳进风暴中心去拼一把吗? 信息来源:集微网《坂本幸雄出任紫光副总裁 开启对三星复仇之旅》

0 阅读:20
素鹤栖云

素鹤栖云

素鹤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