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硫磺岛战役中,一名日本士兵躲藏在岩洞里不断地向美军打冷枪,美军只闻其声,却不见其人,十分恼火,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小鬼子隐藏在一个岩洞里,使用枪弹很难消灭他,美军便将岩洞包围,并对他进行警告、劝降无效后,愤怒地使用火焰喷射器将鬼子烧死在岩洞里。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东京和塞班岛的正中间,漂着一座火山岛,它叫硫磺岛,一个彻底改变了许多人对战争看法的地方。 这座岛本身就是个武器,它的核心不是大炮,而是它内部那庞大、黑暗、令人窒息的地下工事。 这个设计的操盘手是日军指挥官栗林忠道,他看了一眼美军的海空优势,就明白在沙滩上硬碰硬等于白给,所以他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放弃地面,把整场战争拖入地下,硫磺岛的地质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遍地的火山岩和天然洞穴,成了他构筑地下堡垒的绝佳基础。 工兵们挖空了岛屿,建造了总长近18公里的地道网,有些地方甚至像公寓楼一样深达九层,墙壁用钢铁和水泥加固,就是为了硬扛美军的炮击。 栗林给士兵的命令很简单:不许搞什么“万岁冲锋”,全部钻进洞里,等敌人走到脸上了再开火,目的不是赢,而是拖,用美军的尸体为日本本土争取时间。 美军登陆后陷入困境:他们面对的并非传统军队,而是一座“活火山”,子弹从岩缝中射出,士兵成片倒下却不见敌人,进攻一度日均仅推进4米。 常规战术失效后,美军动用火焰喷射器,以凝固汽油灌入地道;推土机用混凝土封堵洞口,或直接爆破清剿,一名叫松本健一的日军狙击手(或为前东京木匠)藏身洞中持续射击,虽经劝降仍顽抗至被火焰吞噬,这场36天的战斗,美军伤亡2.8万人,岛上2.3万日军几乎全军覆没。 对于洞里的日军士兵来说,这个曾经的堡垒,慢慢变成了无法逃离的囚笼,洞里又热又潮,每个人一天只有一小瓶水,为了抢夺物资,自己人甚至会打起来,但比饥渴更可怕的,是思想上的禁锢,他们从小被灌输“宁死不降”的观念,并被告知投降会被美军虐杀,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耻辱。 当美军播放战俘劝降录音时,洞里传出的回应只有枪声,这些士兵的口袋里揣着全家福,日记里写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但他们已经失去了选择活下去的权利,这座他们亲手建造的堡垒,最终活埋了他们的肉体和人性。 战斗正式结束后很久,仍有零星的抵抗,直到1949年,还有士兵从洞里走出来投降,硫磺岛的地下工事,从一个战略杰作,变成了一个绞肉机,最后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 它告诉我们,战争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剥夺生命,而是把人变成不再是人的东西,并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走进自己挖掘的坟墓里。 主要信源:(中国军网《再看“日军硫磺岛作战”》)
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栗林忠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