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底周总理访问埃及,在总统举行的招待会上,一位当地情报高官趁周总理面前无

轩叔观察 2025-10-09 13:46:20

1963年底周总理访问埃及,在总统举行的招待会上,一位当地情报高官趁周总理面前无人时,上来与周总理握手并低声说:你们驻苏丹大使馆内装有窃听器!说完,此人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无辜笑] 12月周恩来总理踏上了非洲之旅,首站是埃及,此时的中国正处在微妙的外交困境中,西方国家继续实施封锁政策,而与苏联的关系也因意识形态分歧走向破裂,这次访问的目的很明确,寻求亚非国家的支持,打开外交新局面。 在埃及总统纳赛尔举办的招待会上,周总理正与宾客交谈,一位埃及高级官员突然走近,握手时低声提醒,中国驻苏丹大使馆被安装了窃听装置,说完这句话对方便迅速离开了。 周总理听后神色如常,继续完成当晚的社交活动,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这个突如其来的警告,显然涉及使馆安全和大国间的情报较量,但他选择了最稳妥的应对方式,暂时按兵不动。 那位传递消息的埃及官员究竟是谁,是纳赛尔授意还是个人行为,至今没有确切答案,但这个举动本身透露出重要信号,埃及等中东国家希望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愿意通过非正式渠道提供关键情报,当时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将中国视为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重要盟友,这种信任正在转化为实际行动。 周总理没有立即处理这件事,而是按照既定行程继续访问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直到次年1月底抵达苏丹,他才把这个情报告诉驻苏丹大使谷小波,并要求使馆以“大扫除”的名义进行全面排查。 使馆人员立即行动起来,搬动家具、擦洗墙壁,表面上看就是普通的清洁工作,实际上技术人员正在仔细检测每个角落,最终他们在多个房间发现了窃听器,从设备型号和安装方式判断,这些装置来自苏联情报机构。 周总理的指示很明确,取下所有窃听器妥善保存作为证据,但不对外公开,不主动扩大事态,这个决定既保护了使馆的安全,又避免了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同时为日后可能的外交谈判保留了筹码。 这起事件清晰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处境,即使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苏之间的分歧已经演变成实实在在的情报对抗,苏联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国论战,还在暗地里对中国外交机构进行监控。   网友们感慨万千: “周总理这心理素质真是绝了,听到这么大消息面不改色,换我估计直接懵了。”   “埃及这位官员挺够意思啊,这情报太关键了,看来咱们当年在国际上朋友不少。”   “苏联老大哥居然来这套?果然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今天兄弟明天窃听。”   “看看人家外交手段多高明!要是当场发作就全砸了,这才叫深谋远虑。”   “现在大使馆安检应该升级了吧?听说连吊灯里都能藏窃听器。”   “纳赛尔这波操作聪明,既送了人情又不得罪人,都是高手过招。”   说到国际情报斗争,大家觉得当今数字时代,窃听技术又进化到了什么程度?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周恩来纪念园地

0 阅读:111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