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女子在放假前开车去北京,可两天时间下来,竟然收到了6条违章信息,她自己也不理解,为什么走哪都被拍,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因为自己没办进京证。网友:她要不说我也不知道 法治进行时10月7号报道,安徽有位女司机,放假的时候打算开车去北京办事,出发前没多想,也没提前查什么注意事项,就这么上了路。 刚到北京没一会儿,她手机收到条短信,扫了一眼没细看,还以为是推销或者常规的问候信息,随手就划走了。 可谁能想到,接下来两天时间,她手机里的违章提醒一条接一条跳出来,到最后一数,足足有6条。 这时候她才慌了神,自己开车一直规规矩矩的,既没乱停车,也没闯红灯,怎么就到处被拍违章呢? 越想越纳闷,她拍了个视频吐槽,对着镜头无奈地说:“都被气笑了,这怎么走哪都被拍!” 直到后来跟人打听,她才弄明白,问题出在“进京证”上。 原来外地车要进北京六环以内的区域,必须得提前办这个证,她压根就不知道还有这规定,自然没办,才会被频繁抓拍。 更让她糟心的是,等搞清楚原因想补办的时候,已经晚了,之前的6条违章没法撤销,算下来要交600块罚款,还要记18分,一本驾照总共才12分,这下直接得去参加学习。 不止她这样,评论区里好多网友都分享了类似的经历。 有人说自己去年第一次去北京,刚进六环就被拍了,半天时间收了3条违章,还有人说导航一路喊限行,可当时根本不知道要办进京证,直到收到罚单才明白问题在哪。 要说这进京证,办起来其实一点不费事,还不用花钱。 在手机上几分钟就可以操作完成,也不用什么资质上的审核,外地车进京,一年有12次办理机会,每次能用上7天,算下来一年有84天可以自由使用。 可为啥还有这么多人不知道呢? 主要是这政策的信息传播得不够广,尤其是那些偶尔自驾去北京的车主,根本想不到进城还得“报备”。 关于这事,网友们的看法也分成了好几派。 有人觉得是规矩太绕,对外地车主不够友好,吐槽说:“哪有4小时就罚一次的。” 有些人还不理解这项政策,既然“进京证”随便就能办,又何必多此一举。 但也有不少人觉得是车主自己没提前做功课,毕竟规定又不是临时出台的,这项规定很久之前就有了,而且一年84天的额度,正常办事旅游完全够了,觉得政策已经很人性化。 还有些网友提出了折中建议,觉得双方都有可改进的地方。 比如有人说高速入口、进京路口得多设点提示,光靠短信容易被当成垃圾信息。 也有人建议APP办理流程可以再简化点,加个“外地车进京必看”的弹窗提醒,这样比事后罚款管用多了。 说到底,不管是觉得规矩严,还是觉得提示少,有个道理大家都得明白。 现在各地的交通政策不一样,尤其是北京、上海这种特大城市,开车去之前,提前查查当地的限行规则和车辆政策太重要了。 就像这次安徽这位女司机的经历,要是出发前花几分钟了解下进京证的规定,也不至于闹到要满分学习的地步。 要是你打算开车去异地,特别是去大城市,记得先搞清楚当地的政策,别等收到违章短信才后悔。 当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多加强政策宣传,在高速入口、导航软件上多做点提示,让大家少走弯路,这样出门开车才能更顺心。
安徽一女子在放假前开车去北京,可两天时间下来,竟然收到了6条违章信息,她自己也不
在下雒无畏
2025-10-09 09:39: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