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野心非常可怕!现在的越南教育,在大中小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把广东广西作为其原来的属地。 这套操作绝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数百年打磨、渗透在教育的全链条,从课本编写到课外实践,从历史解读到符号塑造,每一环都在刻意强化这种认知。 一切的源头被他们锚定在了两千多年前的南越国,一个由河北人赵佗建立的政权成了核心 “论据”。 赵佗本是秦始皇麾下将领,率军平定岭南后设立三郡,秦朝灭亡后自立为王,地盘囊括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及越南北部。 可到了越南的叙事里,这位中原汉人摇身一变成了 “开疆拓土的民族英雄”,南越国也被包装成 “首个越南政权”,全然无视赵佗始终沿用汉字、采用汉朝礼制,甚至在《史记》《汉书》中明确记载为汉朝藩属的史实。 更讽刺的是,越南自己的史学家陈仲金在《越南通史》里都曾直言,南越国本质是中国体系内的地方政权,但这茬在教材里被彻底抹去。 2018 年越南教育部出台的新规更是把这套叙事推向了新高度,从小学到高中的历史课程被统一调整,要求全程贯穿 “岭南故地” 的概念。高中教材《历史 10》开篇就宣称 “我们是瓯貉子孙”,配套的疆域图里,广东广西被用醒目的颜色圈入古南越国版图,仿佛这两片土地从来都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课堂之外的操作更具渗透力,学校会组织学生前往中越边境开展 “历史研学”,美其名曰实地考察,实则是让老师在边境线上反复强调 “这是丢失千年的门户”,用这种沉浸式体验加深青少年的 “历史遗恨”。 为了让这套说法站得住脚,他们还刻意炮制了 “五岭门户论”。15 世纪史官吴士连在《大越史记全书》里就开始造势,声称汉朝夺走五岭后,越南便 “失其藩篱”,从此门户洞开。 他们拿元朝、明朝军队翻过五岭南下的历史当 “铁证”,却对一个基本常识避而不谈:秦汉时期,广东的广州已是繁华港口,中原移民带着铁器和稻作技术在此垦荒,而同期的越北还处在刀耕火种阶段,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怎么可能成为更发达地区的 “门户”,这逻辑简直是本末倒置。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对汉朝到唐朝近千年里,越北与两广同属中原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史绝口不提,安南都护府的设置、中原制度的推行,这些史实全被从教材里悄悄删掉。 现实中的符号塑造更是不遗余力,河内国家历史博物馆里至今立着赵佗的青铜雕像,旁边的解说词只字不提其汉人身份,只强调他 “奠定疆域基础”。 他们还拿文化说事,把广西壮族与越南京族同属古代百越后裔的血缘联系,曲解成政治归属的依据,却无视这些民族的文化融合,本质是中原文明向南传播的结果 —— 越北出土的汉墓里,篆书印章、五铢钱币、青铜礼器样样俱全,这些文物都在无声诉说着历史真相。 最具黑色幽默的是 “越南” 这个国号的由来,1802 年阮福映统一越南后,想借 “南越” 国号续上所谓的 “故土香火”,清朝嘉庆皇帝一眼看穿其心思,直接将二字颠倒赐名 “越南”,就是怕日后滋生领土争端。可这么明显的历史伏笔,如今却被他们抛在脑后,一门心思在教材里编织 “两广故地” 的幻梦。 这套教育叙事的效果确实在显现,一代又一代越南年轻人从课本里学到的,是被裁剪过的历史,他们真以为广东广西是 “丢失的领土”,却不知道那些被刻意忽略的史料、文物,还有连国号都藏着的历史真相,早已把这套说法戳得千疮百孔。这种靠着篡改历史、屏蔽事实建立起来的认知,说到底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虚妄执念。
越南的野心非常可怕!现在的越南教育,在大中小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把广东广西作为其原
康安说历史
2025-10-08 21:46:53
0
阅读:481
特思拉
我承认广东广西曾归南越管,但南越是中国一部分!
用户14xxx95
越南,广西并入广东,全程按北欧的福利落实政策,作为试点,过20年,全国推广
用户92xxx72
既然如此就直接收了它
用户10xxx48
安南都护府,曾经就是汉朝的一个府。
上善若水N
因此,不得不防
用户83xxx16 回复 10-09 11:38
防什么防?我是广东的,但我也认为广东广西和越南是一起的!我们都属于中国!
用户10xxx68
我们的教育部也可以编新书,越南是中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