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在2025年10月5日遭到俄军大规模袭击后,整个世界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 这次袭击的规模比以往更大,乌克兰方面明确表示,大约50枚导弹和将近500架无人机在一夜之间袭向乌克兰各地,给不少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等地区都受到了明显冲击,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电力和交通一度中断。 普通老百姓一夜之间又回到了黑暗和恐慌之中。 这次袭击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格外强硬。 他在全国讲话和社交媒体上,毫不掩饰地批评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遭遇没有给出有效回应。 泽连斯基直言不讳地说,正是西方的沉默让俄罗斯越来越大胆,甚至到了公然攻击民用设施也不怕西方的地步。 他认为,如果西方还只是口头上支持乌克兰,而没有实际行动,俄罗斯就会继续得寸进尺。 说到底,乌克兰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西方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这让乌克兰政府和老百姓都感到心寒。 与此同时,乌克兰国内也在艰难自救。 政府紧急调动各部门进行抢修,很多志愿者和普通市民也自发加入救援队伍,尽最大努力恢复供电和交通。 国际人道组织像红十字会、联合国人道署也派出人员协助救援,帮忙安置受灾群众。 不过,比起战争初期那种外援不断的场面,乌克兰现在更多还是靠自己。 即便如此,连续遭受大规模袭击,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在思考未来该怎么走下去。 俄罗斯方面则坚持说,这次袭击主要是针对乌克兰军事设施,是一种“必要的反击”。 俄军方和外交部都表示,西方国家总是选择性谴责,对乌克兰攻击俄方地区时却装作没看见。 俄方媒体也在国内大力宣传“正义打击”的说法,但这些说法在国际社会并没有太多认同。 这场袭击和随后的国际反应,再次说明了所谓“国际社会”的局限性。 联合国等组织呼吁和平、谴责暴力,实际上却很难拿出有效干预措施。 美国和欧盟虽然口头上支持乌克兰,但在关键时刻,更多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和国内压力。 乌克兰想要依靠外部力量彻底改变局势,显然不是那么容易。 在我国看来,和平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出路。 我国一直主张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合理处理分歧,推动局势降温。 俄乌冲突持续至今,受苦的始终是普通老百姓。 希望各方能够多一些理性和克制,少一些对抗和冲突,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总的来说,乌克兰10月5日遭遇大规模袭击后,西方国家表现出的“冷淡”让乌克兰很失望,也让外界对“国际社会”解决危机的能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未来局势如何发展,现在还没有任何官方计划,但和平与稳定始终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目标。 参考:极目新闻——泽连斯基:乌克兰凌晨遭到俄方大规模袭击
泽连斯基对俄罗斯放话称;停火谈判可以,但条件是俄罗斯必须赔偿一万亿美元,作为在战
【149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