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今天(10月7日)报道:赖清德表示,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说服中国大陆放弃对台

观今言史啊 2025-10-08 16:53:12

路透社今天(10月7日)报道:赖清德表示,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说服中国大陆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特朗普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赖清德这番话一出来,立刻引起了不少关注,这不是普通的外交场合寒暄式发言,而是一次政治意味很浓的公开表态。   赖清德在这个时间点抛出这个说法,显然是把台湾问题重新推上国际舆论的焦点,还要把美国总统拉进来当主角。   说到底,这其实就是一种策略,赖清德知道,台湾现在在国际上要想维持热度,不能光靠自己喊话,必须借助外力。   而特朗普本身就是个舆论焦点,不管他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被全球媒体放大。   所以他点名特朗普,是想制造一种印象,只要美国总统出面,台海危机就有可能缓解,这种说法听上去很美,但也未免太简单了。   台海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靠外交辞令就能解决的,大陆方面早就把统一作为不可动摇的国家目标,军事、法律、政策上都做了准备。   赖清德把希望寄托在特朗普的斡旋能力上,更多是对外的一种姿态,而不是对问题本身有多少解决方案的信心。   再看特朗普本人,他在上任以来对中国的态度虽然强硬,但在台湾问题上其实非常谨慎。   他没有公开突破一个中国政策,在军事上也维持了过去的操作节奏,对他来说,台湾问题更多是一张牌,是用来和中国谈条件、博弈利益的筹码。   赖清德说他能说服中国放弃武力,说实话,这种判断并不符合现实。   从大陆的角度看,赖清德这种说法无非就是两种目的:一是继续把台湾问题国际化,二是给美国政府施压,让其在对华关系中继续打“台湾牌”。   但问题是,大陆早就对这种操作有了预判,也早就做了战略准备,无论是军事演训还是反制法律工具,都是在应对外部介入台湾事务的可能。   而美国这边,虽然嘴上支持台湾,但真到关键时刻,他骨子里还是个算账的生意人,如果台海问题对美国自身利益没好处,他未必真愿意投入太多。   赖清德说特朗普能换来和平奖,给特朗普树立“世界和平推动者”的形象,实际上却是在继续推进自己的对外政策方向。   不过,这种表态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台湾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时越来越依赖外部力量,而不是自身的政策调整。   赖清德没有提出台海和平的具体路径,也没说台湾方面愿意做出什么努力,只是一味地把希望寄托在美国总统身上,这样的策略不可能真正持久。   台海问题之复杂,远超过一场选举、一位总统的影响力,靠着一两句夸奖就想换来和平,只能说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想法。   未来的稳定,仍然要靠各方在安全、政治、经济等多个层面找到新的平衡,而不是靠谁得了奖,谁说了句漂亮话。   参考资料:极目新闻《国台办正告赖清德及民进党当局:统一必胜 “台独”必亡》

0 阅读:26

猜你喜欢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