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没抱上中国大腿,便宜了力拓! 蒙古南戈壁省那座奥尤陶勒盖铜金矿,确实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好家底,3110 万吨铜、1328 吨黄金再加上 7600 吨白银,矿场面积比乌兰巴托市区还大,随便拎一项数据出来都够撑起一个小国的经济命脉,当初蒙古喊着 “矿业兴国” 的口号时,明眼人都知道这矿就是最硬的底气,毕竟离中国边境就 80 公里,等于坐在全球最大铜消费市场的家门口。 可 2009 年蒙古政府一纸协议,直接把这块肥肉塞给了澳大利亚力拓,自己只攥着 34% 的股份,剩下的 66% 都归了力拓控股的加拿大绿松石山资源公司,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协议里还特意加了条 “所有铜精矿不得直接或间接销往中国” 的条款,仿佛近在咫尺的中国市场是洪水猛兽。 这操作背后全是蒙古那点 “第三邻国” 的小心思,常年夹在中俄之间,总想着靠西方势力找存在感,觉得抱住力拓的大腿就能摆脱对中俄的依赖,既能拿西方的钱,又能在国际上刷一波独立姿态,简直是把地缘政治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力拓一开始确实给了点甜头,免除了蒙古 24 亿美元债务还抛来 50 亿美元无息贷款,这笔短期收益让蒙古彻底晕了头,压根没算后续的经济账。 先就是运输这道坎,离中国边境 80 公里的矿,却因为禁令只能绕道俄罗斯出口,每吨矿石的运费硬生生多了 300 美元,要知道铜矿这种重货,运费成本直接决定利润高低,等于每运一吨就白扔一张百元大钞。 电力问题更离谱,蒙古自己的电网根本撑不起大型矿场的需求,力拓本来能直接从中国拉电,成本低还稳定,却被条款逼得自己砸钱建发电设施,光这一项就多花了数亿美元。 更糟的是这项目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无休止的扯皮,蒙古政府政策朝令夕改,一会儿以环保为由暂停项目,逼着力拓追加 70 亿美元保证金才肯复工,一会儿又突然要求补缴 1.55 亿美元税款,说是审计出 2013 到 2015 年的税款漏洞。 力拓也不是善茬,直接把项目成本从最初的 51.24 亿美元一路抬到 244 亿美元,还卡着分红不给,协议里写着蒙古前 15 年根本拿不到分红,所有成本都由力拓承担,可等铜价涨起来了,蒙古想分一杯羹时,力拓只肯降低点管理费糊弄过去。 项目进度更是一拖再拖,地下开采计划比原计划晚了 15 个月,3 号、4 号竖井直到 2024 年才勉强投产,2019 年营收才 11.7 亿美元,连当初预想的占 GDP 三分之一都没摸到,也就刚到 8.5% 的水平。 最讽刺的是那条 “禁售中国” 的条款,根本挡不住市场规律,力拓转头就把铜精矿先卖给智利,再从智利转口到中国,绕了个大圈子,成本上去了,蒙古也没捞着好处,反而让中国趁机拓宽了进口渠道。 2024 年中国从智利进口铜矿 3186.4 万吨,从秘鲁进口 1786.5 万吨,从蒙古进口的量连零头都算不上,而且中国在非洲、南美布局的新矿陆续投产,废铜回收率也在提升,早就不缺蒙古这口吃的了。 力拓自己也陷进了泥潭,截至 2025 年在这个项目上砸了超百亿美元,却因为运输和销售的限制赚不到钱,成了近年来最失败的投资。 蒙古这边更别提了,除了点短期贷款,矿业兴国的梦碎得彻底,经济还是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吊着,反而惹来了一堆环境问题。 南戈壁省的沙尘暴一年比一年凶,2021 年一场沙尘暴就弄死 10 个人、数十万头牲畜,专家早警告过采矿会加剧生态恶化,可当初眼里只有西方投资的蒙古根本没当回事,如今只能一边治沙一边硬着头皮挖矿。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企业后来还在蒙古拿了别的矿,紫金矿业和澳企合作开发的铜金矿,光资源量就有 13 亿吨矿石,340 万吨铜和 850 万盎司黄金,规划着露天开采 30 年,年产 5 万吨铜,人家根本没纠结什么 “第三邻国”,就踏踏实实跟着市场走。 而蒙古这两年也开始往中国这边靠,边境贸易慢慢回暖,估计是看着奥尤陶勒盖的账本,终于想明白 80 公里的邻居比万里之外的力拓靠谱多了。 可早干嘛去了?好好的金饭碗非要送给别人端,自己蹲在旁边喝汤,最后汤都快凉了才想起邻居家的灶台热,这波操作也算给资源型国家当了回反面教材。
东方大国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没抱上中国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08 16:22:10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