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以为两岸最大的底牌是军事。错了!连胜文点破了真相:真正能一招锁死台湾的,是大陆“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个身份! 连胜文说两岸合作断不了,其实就是点透了这层——生意场上的牵绊可比军舰飞机实在多了,毕竟没人会跟自己的饭碗过不去。 先看最实在的数字,2024 年两岸贸易总额已经达到 2929.71 亿美元,实打实摸到了 3000 亿的门槛,同比还涨了 9.4%,这可不是靠嘴吹出来的热闹。 其中台湾从大陆这边净赚 1425.93 亿美元顺差,这笔钱是什么概念?要知道 2024 年台湾全年进出口总顺差也就 806 亿美元,等于说单靠大陆市场赚的钱,就够补上全台其他所有贸易伙伴的亏空还绰绰有余。 更关键的是,这笔顺差可不是数字游戏,直接关系到台湾的经济命脉 ——2024 年台湾对大陆出口 1507 亿美元,占台总出口的比重虽然降到 31.7%,但这已经是在全球经济波动下止跌回稳的结果,要是没了这块基本盘,台经济恐怕早就要打哆嗦了。 别觉得贸易只是大企业的事,往细了扒全是台湾普通人的饭碗。就说农业这个最接地气的领域,2021 年大陆暂停输入台湾凤梨那回,简直成了民进党当局的 “大型翻车现场”。 台湾凤梨 97% 的外销都靠大陆,一年 4 万公吨的量突然没了出路,民进党喊了五年 “分散市场”,花了几千亿新台币预算,结果连个替代市场都找不着。 高雄的农会总干事说得实在,日本检疫严还自己在菲律宾种凤梨,欧美太远空运成本高,金钻凤梨水分多根本经不起长途折腾。最后只能动员全民吃凤梨,吃得多了连橘子香蕉都没人买,南台湾的农民急得跳脚,要知道这些产地可是民进党的票仓,这下算是直接戳到了痛处。 更讽刺的是 2023 年数据显示,台农产品对除香港、马来西亚外的八个主要市场全在衰退,想靠其他地方补大陆的缺口,纯属痴心妄想。 再看台湾的支柱产业半导体,别以为台积电牛气冲天就不用看大陆脸色。2024 年台湾半导体出口连续两年下跌,还是靠大陆市场才稳住阵脚,资通与视听产品跟着大陆 AI 需求涨了 59%,成了出口复苏的救命稻草。 要知道大陆不仅是销售市场,更是产业链上绕不开的一环,台湾的电子零组件要靠大陆组装成成品,再销往全球。 有识之士早就算过账,ECFA 给的 539 项出口优惠加上对大陆产品的进口限制,才造就了台湾对大陆的巨额顺差,这部分顺差一度占到台湾 GDP 的 10%,等于是大陆在变相给台湾经济输血。 反观台湾对其他市场的表现,2024 年对日本出口跌了 17.8%,创 15 年最大跌幅,对欧洲也跌了 8.6%,所谓的 “多元市场” 根本顶不上用。 台商们用脚投票的态度更说明问题,2024 年大陆新设台资企业 7941 家,同比还涨了 1.6%,光是福建一地就新增 2117 家,涨幅高达 16%。这些老板们可比政客清醒,知道大陆市场 “到处是机会”,也清楚离开这片土壤根本赚不到钱。 连胜文自己就说过,在大陆做生意靠关系根本没用,13 亿人盯着的市场拼的是真本事,但两岸好对台湾绝对没坏处,民进党搞的那些人为障碍,根本切不断已经连在一起的利益链条。 就像富士康,在大陆的工厂养活了几十万员工,要是真跟大陆 “脱钩”,别说利润暴跌,整个企业都得元气大伤,这种损失台湾根本承受不起。 更有意思的是,大陆市场的影响力早就渗透到台湾的方方面面。2024 年闽台贸易额都涨到 852.2 亿元人民币了,福建的台企增长还那么快,说明地理近、市场大的优势根本没法替代。 之前有人吹台湾能靠美国市场替代大陆,可数据摆在那,2024 年台湾对美出口再怎么涨,顺差也远不如大陆,而且美国的订单说砍就砍,哪有大陆市场这么稳当。 民进党当局也不是没试过硬气,搞过 800 多项大陆产品进口限制,可最后发现除了让台湾民众买更贵的东西,一点好处没有,反而被 WTO 盯上违反原则。 说到底,大陆 “第一大贸易伙伴” 这个身份,就像一根无形的线,把台湾的经济命脉牢牢拴住,这种牵绊可比军舰飞机的威慑力持久多了,毕竟炮弹吓得了人,却填不饱肚子,而大陆市场给的,恰恰是台湾最离不开的 “饭票”。
“台独末日”临近!美媒披露:最新版美国“国防战略报告”警告台湾,两岸军事冲突时“
【10评论】【6点赞】
岸蓝天空
为什么还要台毒挣钱,穷台,穷台,穷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