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现在有很多人说,就算今年中国在大豆贸易上赢了一回合,也伤不了美国的根本!大不了人家美国人明年不种大豆了,改种其他的农作物照样赚钱! 现在的美国农业,真是有点进退两难了。有人说,就算中国今年在大豆贸易上占了点便宜,对美国来说也不过是打了一场小胜仗,根本不算什么大问题。 毕竟,美国这么大,土地资源丰富,种什么不行呢?大豆不种,改种玉米、棉花、或者其他农作物照样能赚钱。听起来好像没错,可是,细想一下,问题不简单。美国的农业,最怕的就是“依赖性”,尤其是依赖外部市场。 美国作为全球农业大国,土地辽阔、气候多样,农业资源丰富,似乎不愁找不到能赚钱的作物。问题是,美国农业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美国的农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也是许多美国农产品的关键买家。 美国国土辽阔,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但国内人口相对较少,远不足以消化其生产的大量农产品。这也是美国农业的矛盾之一——“产能过剩,内需不足”。 如果美国农民不能将这些多余的农产品出口,他们的农场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而在全球市场中,最能“吃下”美国这些农产品的,毫无疑问就是中国。 那么,美国的农民如果不卖给中国,能把这些农产品卖给谁呢?其他地方看似有需求,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比如,非洲和中东这些地方也缺粮,但他们的购买力远远不能和中国相比。对于美国农民来说,最能带来稳定回报的市场,就是中国。 曾有分析指出,非洲虽然人口众多,但多数国家依然处于贫困状态,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美国的农业产品。而中东地区,虽然能源富足,但相较于中国市场,消费规模有限。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不仅需求巨大,而且支付能力强。 如果明年,美国农民决定改种其他农作物,如玉米或者小麦,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农作物,同样也需要中国市场。 事实上,美国的农业并非只有大豆对中国依赖,玉米、棉花等农产品同样在中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美国农业不仅需要出口,还需要出口到一个有购买力的市场,而中国正是这个市场。 想象一下,如果美国农民明年突然改种玉米或小麦,全球的需求是否能满足这些供应?或许其他国家会尝试填补这个空白,但美国的规模和产量让它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如果美国的农民真的选择不再种大豆,全球的大豆供应肯定会受到影响。到时候,农民们可能会后悔,因为大豆价格涨得太快,他们却没能及时赶上这波利润。 试想一下,当大豆价格飙升的时候,那些曾经放弃大豆的农民,眼睁睁地看着涨价的市场,却无法从中获益,这会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一件事。 这也是为什么长期订单在大宗商品交易中如此重要的原因。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能源和农产品交易时,往往签订的是长期合同,这样一来,价格稳定,不受短期市场波动的影响。对于美国农民来说,稳定的出口市场和长期的交易合同,才是最大保障。 不管美国农民选择种什么,出口市场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这些不确定性,甚至包括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美国农民面临的一个“赌局”是:他们可以选择继续种大豆,赌今年的中国订单能否到来,或者选择改变种植结构,赌价格暴涨的机会。 无论是哪种选择,他们都在承担一定的风险。美国的农业是否能继续维持现有的生产模式,取决于他们能否找到一个长期稳定的出口市场。中国,依然是他们无法忽视的关键。 未来,美国农业将如何发展,或许取决于全球市场的变化。随着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全球贸易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美国农业的命运,可能会因此发生转折。 如果美国农民错失了与中国的合作机会,错过了大豆价格上涨的机会,那么,他们面临的将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市场局面。 美国农业依赖外部市场,这种依赖性也让他们无法忽视中国的市场份额。即便是美国农民决定改变种植结构,全球农业供应链的变化也可能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长期订单和稳定的市场需求,才是农业生产的稳定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美国农民只能在这场“赌局”中做出艰难选择。 在这场全球农业的博弈中,如何平衡风险与机遇,如何利用现有的市场和资源,仍然是美国农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主要信源:观察者网——美国大豆丰收中国不买,“特朗普考虑100亿美元援助”)
中国刚刚从巴西买了240万吨大豆,美国农民破防了!巴西大豆449美元一吨,中国从
【25评论】【6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