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坛在短短一个月内经历了两次剧烈震动: 这场豪赌最终以失败告终...... 9月8日,总理贝鲁领导的政府在国民议会信任投票中失败,贝鲁被迫辞职; 继任者勒科尔尼于10月6日也宣布辞职。 这场政治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法国日益严峻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而深层原因则是法国高福利社会模式与政治格局碎片化交织而成的治理困境。 贝鲁的辞职源于他提出的2026年预算草案。今年7月,贝鲁公布了这项旨在节省438亿欧元财政支出的计划,内容包括冻结养老金和社会福利的年度涨幅、取消两个公共假日,以及削减公共部门岗位。这些紧缩措施的目标是在2026年将政府预算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4.6%,以遏制不断攀升的公共债务。贝鲁在解释这些措施时警告,法国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高达114%左右,如果不加控制,到2026年政府预算的最大开支项目将不是教育,而是支付公共债务的利息。 然而,这份预算草案一经提出便遭遇各方反对。左翼政党反对削减社会福利,极右翼政党则特别反对取消两个公共假日的提议,认为这是“直接攻击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根源”。与此同时,马克龙总统却宣布进一步提高国防预算,未来两年共增加65亿欧元,这与贝鲁的紧缩方案形成鲜明对比。 面对重重阻力,贝鲁于8月底决定采取一场政治豪赌——主动向国民议会请求举行信任投票,希望借此打破僵局。在9月8日的国民议会演讲中,贝鲁疾呼:“我们的国家迫切需要清晰的认识,它迫切需要团结,而分裂正威胁着它的形象和声誉。”他强调,法国政府在过去50年间“借债成瘾”,把财政超支当“家常便饭”,现在已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 这场豪赌最终以失败告终。投票结果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194票支持,364票反对。根据法国宪法规定,贝鲁不得不向马克龙总统递交辞呈,结束了不到九个月的总理任期。他成为马克龙2017年就任总统以来下台的第六位总理,也是一年多来第三位辞职的总理。 贝鲁下台后,马克龙迅速任命前防长勒科尔尼为新总理。勒科尔尼于9月9日晚正式就职,但他就任的同一天,巴黎、马赛等多座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数以万计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削减财政支出,预示着新政府的执政之路不会平坦。
法国政坛在短短一个月内经历了两次剧烈震动: 这场豪赌最终以失败告终......
金旋你好的
2025-10-08 12:07:3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