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了,但外贸企业却还一批又一批地倒闭?这么说

史鉴奇谈 2025-10-08 12:02:18

为什么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了,但外贸企业却还一批又一批地倒闭?这么说吧,大量外贸企业倒闭,实际上正是我们正在把西方的工业挤出市场的证明。   这么说吧,中国贸易顺差都快摸到1万亿美元了,这数听着确实吓人。按常理,外贸行当该一片热火朝天,工厂机器得24小时连轴转,订单排到半年后才合理。   可现实压根不是这么回事。打开新闻总能刷到外贸企业倒闭的消息。有的工厂门口堆着一堆没发走的货,风吹日晒的。有的老板愁眉苦脸地清库存,连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   工人失业的传闻也时不时冒出来,看着就揪心。很多人想不通这反差,其实这背后藏着外贸格局的大换血,大量企业倒闭,恰恰是我们把西方传统工业挤出市场的必经之路。   顺差的大头早不是那些老本行撑起来的了。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锂电池这些“新三样”正在攻城略地。2025年前八个月,光这三样的出口增幅就撑起了外贸增长的半壁江山,它们单价高、附加值足,随便一单的利润就能抵得上过去几十单服装的收益。   可这些新兴产业的爆发,跟那些做了十几年纺织品、玩具、低端电子元件的工厂没半毛钱关系。传统外贸企业的日子早就不好过了。   美国抡起的关税大棒成了压垮很多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特朗普政府搞的所谓“对等关税”一路飙升,现在不少品类的税率都超过了100%。对外经贸大学的屠新泉教授说得直白,关税一旦超过50%,正常商业贸易就很难开展了。   安徽有家生产尼龙扎带的企业,货都装箱了,就等着发往美国。关税突然暴涨,这单生意直接黄了,老板只能紧急找其他市场的客户。这种情况在广东汕头的纺织圈里更常见,不少厂子靠着美国市场活了十几年,现在订单直接砍半。   更要命的是关税政策没个准头,今天说加征明天说暂缓,企业根本没法做长远规划。河北有家做保温材料的公司,本来谈好了一笔4年期的美国订单。客户一算关税成本,直接把合同搁下了,连带着周边配套产品的订单都受了影响。   订单本身也变了味。过去那种几百上千件的大单子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几十件的小单、急单。这种碎片化订单对生产要求极高,得快速响应还得控制成本。   石狮有家服装企业早就搞了智能化改造,能实现“小单快反”,才扛住了冲击。可更多没来得及技改的工厂,小单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做一单亏一单,不倒闭才怪。   成本上涨更是往这些企业伤口上撒盐。原材料价格一年能涨好几波,钢材、化纤这些基础材料的涨幅都快赶上利润了。人民币汇率这两年也不省心,虽然贬值预期在降温,但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小老板根本扛不住。   他们既没有大企业的汇率对冲工具,也没有议价权,客户一压价就得自己吞掉成本,利润空间早被挤成了纸片。   市场竞争也变得白热化。原来主攻美国市场的企业,订单丢了就转头抢欧洲、东盟的生意。这让本来深耕这些市场的企业瞬间压力倍增,不得不跟着降价抢单。   有做医疗设备的老板就吐槽,同行为了开工,简直是“赔本赚吆喝”,这种恶性竞争把整个行业的利润都拉低了。   更关键的是,我们的产业升级本身就会淘汰一批跟不上的企业。中国早就不是靠低价劳动力赚辛苦钱的阶段了。政策一直在引导企业往高端走,往高附加值领域靠。   那些只靠拼价格、没技术积累的工厂,被市场自然淘汰是早晚的事。这就像老款手机再便宜,也抵不过智能手机的普及,产业迭代必然会有阵痛。   但你看那些活下来的、还在扩张的企业,路子都走对了。深圳有家生物科技公司,早早布局东南亚、拉美市场,今年业绩反而涨了不少。   石狮的服装企业也聪明,把组装环节放到柬埔寨、孟加拉国,上游的纺纱、印染这些核心环节还留在国内,既避开了关税,又牢牢抓着产业链的命脉。   这些企业的增长,才是1万亿美元顺差的真正底气。它们正在用技术和产业链优势,把西方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制造业挤出市场。   美国原来的纺织、低端电子产业早就扛不住了。欧洲的一些传统制造业也在我们的产业升级面前节节败退。这种替代效应带来的顺差,背后必然是一批跟不上节奏的国内企业被淘汰。   所以说,贸易顺差和企业倒闭看似矛盾,实则是同一个进程的两面。顺差代表我们的外贸竞争力在升级,在全球市场抢下了更多高端份额。   企业倒闭则说明,旧的生产模式已经玩不转了,那些依赖低端市场、没有核心能力的玩家,正在被新的游戏规则淘汰。   这不是外贸不行了,而是外贸正在换血。把那些低效的、高耗能的、低利润的产能清出去,才能给新能源、高端制造这些更有前途的产业腾出空间。   等这场升级完成,中国外贸的根基只会更稳。那些抱怨生意难做的老板,要么主动求变搞升级,要么就得接受被市场淘汰的结局。   这就是产业升级的残酷真相,也是我们能在全球贸易中越来越有话语权的根本原因。   信源:证券时报《迎战三重考验 中国外贸人求变突围进行时》(2025年9月22日)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