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现在已经不是什么芯片,加税,逆差的问题了,现在美国就是一门心思想要强迫中国,参加对俄罗斯的围剿,一旦中国上当,等俄罗斯垮了,美国就可以举全西方之力对付中国了。 9 月的联合国大会刚落幕,两场相隔不过几小时的发言把全球目光都引向了同一个焦点 —— 有人正借着俄乌冲突的话题,给中国摆了个明晃晃的局。这早已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延续,更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战略试探。 特朗普在联大演讲里花了三分钟专门提乌克兰,话里话外都在点中国的名,说要对 "战争资金来源" 加征 25% 的高关税,还算了笔账,称中国买走了俄罗斯 40% 的出口石油,这些交易绕开西方金融体系帮莫斯科撑着财政。 几乎同时,泽连斯基在安理会会议上说得更直接,拿俄罗斯 9 月 1020 万桶 / 日的石油产量说事,强调亚洲市场占了六成,要是中国限制双用物品出口,就能 "瓦解俄罗斯抵抗"。 有意思的是,这两人当天上午刚在特朗普大厦闭门聊了 45 分钟,下午就拿出了高度一致的说法,连施压的角度都精准卡在中俄经贸关系上。这种同步施压的背后,是美国战略重心的悄然转移。 之前打贸易战,还盯着芯片、关税这些具体领域,2025 年初特朗普重启关税战时,甚至把税率飙到 145%,结果美国自己股市动荡、通胀抬头,农民怨声载道。 单打独斗没占到便宜,就开始拉上盟友组团。欧盟 9 月突然把 12 家中国企业列入对俄制裁名单,紧跟着又对中国钢铁加征 50% 临时关税,启动 20 项反倾销调查,明眼人都能看出背后的推手。 墨西哥更直接,为了保住对美 5000 亿美元的出口额,硬生生对未签自贸协定的国家加征高关税,精准打击中国出口的汽车和机械。 但这套围堵打法看着唬人,实则漏洞百出。欧盟跟中国 2024 年贸易额都突破 8000 亿欧元了,德国企业舍不得中国市场,法国农民还在抗议出口受阻,意大利悄悄在加强对华合作。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应对从来不是被动接招。王毅外长访问欧洲时直接点破要 "坚持战略自主",商务部随后就对欧盟猪肉、美墨碧根果启动反倾销调查,每一步都踩在世贸规则的框架里,既精准又合规。 外界总说中俄经贸紧密,却很少注意到中国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分寸感。俄罗斯企业负责人提到,中国已经对高精度机床出口设了限制,以前能买到的 3-4 微米精度设备,现在得要特别许可证才能出口。 海关数据也显示,2025 年前八个月中俄贸易额同比降了近 9%,8 月对俄出口降幅更是扩大到 16.4%。 这种有节制的合作,既守住了中立立场,也没给人留下挑刺的把柄,外交部回应时那句 "经贸符合世贸规则,不针对第三方",说得不卑不亢。 美国想借俄罗斯拖垮中国的算盘,其实早有端倪。有俄罗斯专家就点破了,特朗普是把中国当头号对手,想通过拉拢俄罗斯来分化中俄,维持美国的老大地位。 可他们忘了,中国这些年早把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里。芯片领域受打压,就加大研发投入突破瓶颈;美国禁了网联汽车,就深耕欧洲和东南亚市场;面对联盟围堵,就用合规反制守住利益。这种稳扎稳打的底气,可不是靠跟风站队能换来的。 现在再看这场博弈,所谓的 "围剿" 更像纸糊的笼子。那些被胁迫的盟友各有算盘,美国自己经济增速掉至 1.5%,失业率还在攀升,真能如愿集中力量? 中国既没掉进站队的陷阱,也没丢了大国担当,这种定力才是最硬的实力。 你觉得美国这套 "先围俄再遏华" 的打法能成吗?面对这样的战略围堵,中国还有哪些破局的办法?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中美俄三国之中,任何一国率先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都将直接成为全球的绝对霸主,且后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