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金门失利几天后,三野第22军又对登步岛发起攻击。近在咫尺,登陆部队却

阿皮历史库 2025-10-08 10:00:56

1949年,金门失利几天后,三野第22军又对登步岛发起攻击。近在咫尺,登陆部队却又遭遇损失,未能攻克只能撤退。战后,三野副司令粟裕给上级发电,表态:“此战,我要承担全部的责任。”     1949年11月初的东海海面,风卷着细碎的浪花拍打着船板,桃花岛北侧的韭菜山上,九门山炮已经校准了三海里外的登步岛,炮台山的轮廓在暮色中清晰可见。     就在十天前,金门岛上的枪声刚刚沉寂,三野的战士们还没从失利的痛惜中缓过劲,攻岛命令又传到了第22军指挥部。     这支刚连克大榭、金塘等三十多个岛屿的部队,带着必胜的劲头准备发起攻击。     可谁也没想到,这片面积仅十六平方公里的小岛会成为又一道坎。     登步岛的战略位置太关键了,它像块楔子卡在舟山本岛南侧,拿下它就能形成对定海的弧形包围。     当时国民党军在舟山群岛布了重兵,刚成立的舟山指挥所调集了第87军、第67军等部队,还扩建了岱山机场,把这里当成了反攻的桥头堡。     第22军指挥的第21军61师负责攻岛,战前从俘虏嘴里得知岛上只有敌军一个师部带四个营,可实际上对方已经悄悄增兵到两个团,还留了机动部队随时支援。     11月3日晚上八点,攻击信号弹划破夜空。     首批七个半连的战士乘着渔船抢滩登陆,很快拿下了流水岩、炮台山这些制高点。     可老天爷偏偏不作美,风向和潮水突然变了,后续增援的船只被堵在海上根本靠不了岸。     而敌军借着鸡冠礁的码头,天亮前就增援来了一个团,局势一下子逆转了。     岛上的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我军五个营的兵力,要面对敌军六个多团的反扑,对方还有飞机军舰轮番轰炸。     战士们连续击退二十多次进攻,阵地反复易手,弹药很快打光了。     61师师长胡炜在阵地上来回察看,心里翻来覆去地盘算着三条路:调181团来援,后方就空了,但若等远在宁波的22军增援,根本来不及,硬拼下去,很可能重蹈金门的覆辙。     我军只好决定撤退,胡炜抓住敌军不善夜战的弱点,想出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他让战俘给敌军带假消息,说晚上有大批援军要到,同时命令两个营的战士分成小分队,轮流吹冲锋号发起佯攻。     夜色里,此起彼伏的号声和枪声把敌军唬住了,没人察觉到这是掩护撤退的假象。     最让人动容的是支前的百姓们,六横、虾峙岛上的船工冒着敌机扫射,把抢修好的船摇向登步岛,还有人顶着炮火送来了一整船弹药,正是这些弹药撑住了佯攻的场面。     战士们怕百姓受伤,硬是背着他们涉过泥涂上岸,这份情谊让百姓们拼了命也要把部队接回来。     撤退按顺序来,先运伤员和烈士遗体,再送机关人员和俘虏,最后掩护部队才登船,整个过程没丢一个人,没留一个俘虏。     这场仗打了两天三夜,我军付出了一千四百多人的伤亡代价,却也把敌人打死打伤俘虏了三千二百多人,粉碎了对方造“第二个金门”的美梦。     战斗结束没几天,粟裕的电报就发到了上级手里。     他在电报里说:“金门、登步两岛作战遭受损失,虽由于该方面之高级指挥干部轻敌骄傲与急躁所致,但职未能及时予以指导与教育,亦应负其责咎。”     但也正是这场战斗,让我军部队彻底摸清了渡海作战的门道,没有足够的船只和制空权,再勇猛也难取胜。     后来三野集中了二十万兵力,还准备了海空支援,等到1950年5月,国民党军见势不妙从舟山撤军,登步岛不费一枪一弹就解放了。     粟裕也把这两次失利的教训刻进了心里,直接推动了海军的建设,为后来的海岛作战铺好了路。

0 阅读:243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