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明抢了!广东惠州,一男子国庆去海边旅游吃饭,点了炒蛏子和炒螃蟹两个菜,提前问

绾玉说 2025-10-08 09:26:41

就差明抢了!广东惠州,一男子国庆去海边旅游吃饭,点了炒蛏子和炒螃蟹两个菜,提前问价格时,店家并未明说,而是让他先吃,可等吃完去结账时,男子却傻了眼,两道菜竟要661元,事后店家也做出了回应,网友:这真是“一锤子”买卖! 国庆假期里,一顿价值661元的海鲜餐,最终以一笔400元的退款草草收场。这个数字看起来像个句号,但如果你凑近了看,会发现它其实是个问号,一个关于真相、声誉和规则的巨大问号。这事儿根本没完,那400块钱,与其说是解决方案,不如说是把所有问题都暂时扫到了地毯下面。 这笔钱,没能让两边的说法对得上号。游客的故事版本是,自己明明很谨慎,点菜前特地问了价,结果店家一句“先吃后结”,就把他给绕了进去,连最初想用的团购券都用不了,感觉自己是被架在那儿不得不消费。 餐厅老板的回应却硬气得很,坚称所有东西都明码标价,点单时重量和价格都说得一清二楚。他们甚至一度放话,不服可以调监控,或者直接找有关部门投诉。你看,一方是被动无奈,一方是理直气壮,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描述,被400块钱的和解费给永久封存了。 这笔钱不是谁认了错,它就是一笔交易。店家花钱买安宁,平息网络上的负面声音;食客拿钱止损,并承诺删掉视频保持沉默。至于那盘能证明一切的监控录像,恐怕是再也没机会和公众见面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顿661元的天价餐,可能压根就不是个意外。翻开这家餐厅的线上评价页面,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官方数据显示人均消费才33元,大量好评也印证了三四十块就能吃饱的亲民形象,这是它展示给世界的光鲜“A面”。 可就在差评区里,藏着它的“B面”——不少食客抱怨人均消费动辄飙升到300元。这次两个人吃出661元的账单,正好与这些极端差评遥相呼应。这说明餐厅的价格体系可能像个折叠空间,本地人和游客、点套餐和点时令海鲜,看到的或许是完全不同的价目表。 所以,店家那句“明码标价”可能在字面上没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充满了引人误解的陷阱。这661块钱,不过是这种模糊经营模式下,一次被彻底暴露出来的极端结果罢了。 整件事的解决方式,也特别耐人寻味。它不是靠官方裁决,而是被微博热搜给“催熟”的。汹涌的网络关注成了最大的压力,最终迫使双方坐进一个私密的三方群聊里,达成所谓的“自愿调解”。 这种解决方案高效、快捷,但代价是什么?是消费者必须删除视频,放弃公开追问。当记者在事发第二天上午,尝试联系当地市场监管和文旅部门时,电话那头传来的只有一阵阵忙音。官方的静默与网络舆论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也难怪当事人会选择拿钱了事。比起等待一个未知结果的官方流程,舆论推动下的快速退款显然更具诱惑力。但这恰恰是一种私下的妥协,它平息了个案的风波,却绕开了对整个旅游市场消费乱象的根本性监督。 说到底,这400块钱退款,没能给这起消费纠纷画上一个清晰的句号。它是一个由叙事冲突、数据矛盾和监管缺位共同塑造的复杂产物。这种以平息舆论为首要目标的“灭火”式操作,虽然给了当事人一个台阶下,但也让我们所有人都失去了一次深入探讨旅游消费透明度的机会。真正的明码标价,不只是贴一张价格标签那么简单,它关乎一个更公平、更值得信赖的交易环境。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2025-10-6

0 阅读:300

评论列表

韦广树

韦广树

2
2025-10-08 10:20

明码标价 再贵也可以 否则就是宰客

猜你喜欢

绾玉说

绾玉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