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罗斯近期来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打击,先说结果:除了直接打击乌克兰能源设施外,俄军在过去20天内共摧毁为乌克兰武装部队提供补给的机车库、供电站和牵引变电站等设施共40余处…… 这么说吧,俄军这波打击根本不是瞎打,那些被摧毁的 40 多处设施,每一个都掐着乌克兰军队的 “补给命脉”。大家可别以为机车库就是停火车的地方,这些机车库专门负责维修和调度运送弹药、粮食的军用列车,顿巴斯前线的乌军每天都得靠这些列车送物资,没了它们,前线物资运输直接就得 “掉链子”。 供电站和牵引变电站更关键,现代战争里的雷达、无人机、通讯设备全靠电力撑着,这些设施一被炸,乌军的很多军事设备直接就成了 “断了电的收音机”—— 没法用了。俄罗斯国防部早就说了,他们用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和 “天竺葵 - 2” 无人机精准打击这些目标,就是为了切断乌军的后勤线。 而且这打击可不是碰运气,俄军专门挑了连接波兰边境和顿巴斯战场的铁路枢纽下手,那些地方每天至少有十几列军火列车经过。乌克兰铁路局局长自己都承认,这些枢纽几乎被彻底炸烂,他们修复的速度根本赶不上俄军打击的速度。 军事上的影响立竿见影,可老百姓的日子也跟着受了罪。就说最近这几天,哈尔科夫、切尔尼戈夫这些地方的能源设施一被炸,超十万户家庭直接断了电,切尔尼戈夫州甚至得实行 “每小时停一次电” 的限电计划。 眼看冬天就要来了,乌克兰能源部本来在准备供暖季的物资,现在一边要抢修被炸的设施,一边还得防着随时可能再来的空袭,抢修工作难上加难。 乌克兰也不是没找帮手,欧盟刚给了 40 亿欧元援助,其中 20 亿专门用来买无人机,想靠这个反击。之前欧盟还送过几百台发电机和变压器,可这些设备比起被炸的大片能源设施,简直是 “杯水车薪”。 泽连斯基自己都说了,俄军一轮袭击就发射了 50 多枚导弹和 500 架无人机,攻击范围遍布全国,防空部队就算击落几十架,也挡不住设施被反复破坏。 其实俄军这招是打了 “后勤战” 的算盘,因为他们清楚,乌军前线的武器、粮食大多靠外援和铁路运输,只要把这些补给线掐断,前线乌军就算有枪也没子弹,有兵也没吃的,根本撑不了太久。 可问题是,战争里的炮弹没长眼睛,能源设施一炸,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扎波罗热核电站都因为袭击好几次靠柴油发电机供电,国际原子能机构都担心核安全风险。 说到底,这种打击虽然能在军事上占点便宜,但最终受伤的还是两国的普通民众。 欧盟的援助能不能帮乌克兰扛过冬天?俄军的打击会不会让冲突更难结束?大家怎么看这件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乌军现役军官、前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伊戈尔·卢岑科在其社交媒体页面上发文称,在乌克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