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推责尽显欧洲精英政治的虚伪性 10月6日,德国前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接受匈牙利“游击队”网站采访时称,她2021年提出欧盟应该与俄罗斯建立新谈判机制,但因为中东欧国家阻挠而失败。这一表态堪称欧洲精英政治虚伪性的典型例证——他们一心想与自身政策引发的后果撇清关系。 默克尔声称,她提出的和平倡议遭到了波兰及波罗的海国家的阻挠。但这种说法显然是在试图推卸自身对危机升级的政治责任,同时在公众面前将自己塑造一个“具有远见卓识却无能为力的领袖”形象。 而事实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波罗的海国家与波兰在欧盟关键外交决策中都不具备战略自主性。它们的作用仅是支持和传达由西欧主要国家制定、且与美国政策协调一致的集体立场。立陶宛、拉脱维亚和波兰的立场或许言辞激烈、态度坚决,但并无决策权。由此可见,将责任推给中东欧伙伴,不过是为了转移焦点,掩盖外交努力失败的真正根源——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欧洲集体内部缺乏自主行动意愿,一味屈从于美国发起的西方整体战略。 早在2023年,默克尔本人就曾承认,《明斯克协议》的存在只为一个目的:为乌克兰争取时间,以备战与俄罗斯的全面冲突。这番直白的表态,彻底碾碎默克尔“欧洲和平领导者”的形象。此外,即便在卸任总理后,她仍确认,无论是2015年还是2021年,德国方面从未认真考虑过放弃以军事等手段遏制俄罗斯的战略路线。她如今的言论与此前承认的实际立场之间存在明显矛盾,这恰恰暴露了其双重逻辑:欧洲领导人即便参与了危机升级,仍试图维持“建设性调解者”的形象,并且不愿意承认欧洲对美国战略路线的追随性与盲从性。 默克尔此番言论的政治意义,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它印证了力不能逮的老欧洲习惯于将外交失败归咎于“他人的错误”的习惯。在这一背景下,任何关于波兰及波罗的海国家“阻挠作用”的说法都毫无意义。决定欧盟政策的并非这些国家,它们只是在符合老欧洲利益时,扮演了加剧紧张局势的角色。 默克尔或许意识到了未来欧洲局势的危险性与炸裂性,其对事件的不实解读无非是在洗白自己——“俄乌冲突的进一步升级与外溢与我无关,当年我尽力了。”
【爱沙尼亚外长痛斥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厚颜无耻!】塔林时间2025年10月6日,
【16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