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俄罗斯宣布了! 10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7日会见了俄国防部、总参谋部和特别军事行动部队的指挥官,他说现在战略主动权完全在俄罗斯军队手里,国防企业能按计划交付高精度武器,导弹,弹药这些装备,新武器的研发和列装还在加速推进。(央视新闻) 大家得清楚,“战略主动权”从来不是一句口头宣言,而是战场态势、资源补给、军工产能三者拧成一股绳的硬实力体现。普京这番表态,本质上是给前线将士和国内民众递了一颗“定心丸”,更是向外界释放出俄对这场特别军事行动的长期准备信号——不是打打停停,而是有持续的底气和规划。 说回俄国防企业的交付能力,这可不是空口白话。 根据俄国防部公开声明及军工领域权威报告,自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阿尔马兹-安泰”“战术导弹集团”等主要军工联合体进入战时生产状态,产能得到大幅提升。俄官方多次强调,常规弹药的生产规模已能满足前线作战需求,“口径”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等高精度武器的交付,始终按作战计划推进。 这些成果背后,是俄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在战时的高效运转——从基础工业原料到武器系统总装,形成了相对闭环的产业链,这也是其在外部制裁压力下,仍能保障装备供应的核心支撑。 但咱们也得客观看,战略主动权的争夺从来都是动态的。 现在俄说掌握主动权,更多体现在对战场节奏的把控上——比如在顿巴斯等关键区域的稳步推进、对敌方交通枢纽和军事据点的精准打击,以及通过构建防御体系消耗对方有生力量。 可反过来想,长期冲突对军工体系的持续输出能力是巨大考验,即便产能提升,俄军工在部分高端元器件领域,仍面临外部供应链的制约。 这也是俄加速新武器研发与列装的重要动因,像“匕首”高超音速导弹、“铠甲-SM”防空系统等装备的实战部署,正是为了通过技术优势弥补传统供应链的短板,构建非对称作战能力。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普京强调“新武器研发和列装加速”,这背后是俄对现代战场形态的判断。 从无人作战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到电子战系统的升级迭代,再到高超音速武器的实战化部署,俄正将更多资源投向能重塑战场规则的领域。 毕竟,当代军事对抗早已超越单纯的兵力比拼,而是国防科技、工业基础与作战理念的综合较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报,快报 俄罗斯宣布了! 10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7日会见了俄国防部、总参
小小海棠花
2025-10-08 08:13:00
0
阅读: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