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一女子因听到男童说“鸡鸣寺”而报警认为在暗讽自己,遇到此类事件如何处理?

嘻嘻不爱嘻嘻 2025-10-07 23:25:50

南京地铁一女子因听到男童说“鸡鸣寺”而报警认为在暗讽自己,遇到此类事件如何处理? 视频: 信息源见截图水印。视频博主本人称,与家人地铁出行,商议到哪里游玩时,提到了去鸡鸣寺。不料旁边一陌生乘客突然情绪激动报警,并与博主发生争执。陌生乘客称,提到鸡鸣寺特别没素质,是在对自己暗讽。博主询问为是暗讽,该乘客反问“我说你是鸭,你乐意啊?” ------------------------------------ 我也编了一个: 话说西门庆携众娇妻逛街闲逛,途经一处古刹,忽闻路人议论“鸡鸣寺”香火鼎盛,众妾闻言皆笑称“寺中鸡儿定是勤劳,早起报晓,惹得和尚们睡不成觉”。吴月娘等闺中女子听了,只当市井俏皮话,掩口而乐。谁知那李娇儿,本是烟花巷中出身,闻言如遭雷击,扑通一声跪地,扯着西门庆衣袖嚎啕大哭:“官人救我!她们分明在戳我脊梁骨,说我这‘鸡’出身的贱人,鸣叫半生无人问津,现下还来取笑!”西门庆哭笑不得,忙扶她起来,低声哄道:“二娘莫慌,旁人说寺中鸡儿勤劳,你却自比其鸣,怎不叫我心疼?”李娇儿闻言更气,甩袖而去,口中喃喃:“下回谁再提那破庙,我便真‘鸣’给你们听——鸡飞蛋打,闹他个鸡犬不宁!”自此,西门府中再无人敢提“鸡”字,宴席上谈诗论画,唯独绕开寺庙,免得二娘又“破防鸣叫”,徒增一堂笑柄。 补充下鸡鸣寺 南京鸡鸣寺的名称来源有多种说法,主要源于其历史演变和地名关联。寺庙最早可追溯至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但现名“鸡鸣寺”形成于明代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朝梁武帝所建同泰寺故址上重建时,取名“鸡鸣寺”,寓意“闻鸡起舞、晨兴勤苦”,鼓励勤奋早起。 另一常见说法是因所在地鸡笼山(又名鸡鸣山或北极阁山)而得名,该山形似鸡笼,故寺随山名。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源于寺前古埭(桥梁)名为“鸡鸣埭”,或早期寺名“栖玄寺”与鸡笼山北面的栖玄塘相关。 这些说法虽有差异,但均反映了寺庙与周边地貌、历史典故的紧密联系。

0 阅读:0
嘻嘻不爱嘻嘻

嘻嘻不爱嘻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