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停购澳洲铁矿石!这波“硬气操作”的底气,藏着改变全球贸易规则的大棋局! 近日,中国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的“停购”举措,在全球经贸圈掀起轩然大波。这绝非一时冲动的贸易摩擦,而是中国在全球资源定价权与货币结算体系上的一次“战略亮剑”,背后的深意值得所有人好好琢磨! 据相关媒体报道,因澳大利亚最大铁矿供应商必和必拓拒绝以人民币结算铁矿石交易,中国果断暂停采购其旗下澳洲铁矿。这一举措,打破了以往中国在铁矿贸易中“被动接单”的局面,更向世界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源自主化,中国走得坚定且有底气! 为何中国这次如此“强势”?要知道,澳大利亚长期把持全球铁矿定价权,其必和必拓、力拓两大巨头的铁矿产量占中国进口总量的60%。 过去,中国钢铁行业产量全球第一,却因铁矿定价权受制于人,行业平均利润率仅1.5%,近乎为澳洲铁矿巨头“打工”。但现在,中国的底气来自于资源布局的破局与货币战略的突围。 在资源端,中国开发全球最大未开采高品位铁矿——西芒杜铁矿,规划年产量超1亿吨,还打通秘鲁钱凯港运输链,让巴西、秘鲁的铁矿、铜矿大规模运往中国,彻底打破对澳洲铁矿的依赖。 在货币端,中国力推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巴西铁矿、非洲铁矿、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已纷纷接受,拿下必和必拓这“最后一块硬骨头”,中国铁矿进口交易就能基本摆脱美元,转向人民币结算。 这背后,是中国对“美元绑定全球大宗商品交易”霸权的挑战。美元之所以强势,正因石油、铁矿等大宗商品多以其结算。而中国推进铁矿人民币结算,不仅能拿下铁矿定价权、倒逼澳洲铁矿降价(澳洲铁矿开采成本不到20美元/吨,却卖130美元/吨,溢价过高),更能稳定人民币汇率,摆脱美元涨跌对中国经贸的“绑架”。 从被动依赖到主动布局,中国在全球铁矿贸易与货币结算领域的“逆袭”,不仅是一场经贸博弈,更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规则制定中争取话语权的缩影。这步棋,走得够硬气,也走得够长远!
中国拿到铁矿石定价权!中方“卡脖子”一周后,澳铁矿巨头同意人民币结算据多家外
【11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