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提醒中国:解放军要在西部沙漠,屯够 300 万人的武器弹药! 俄乌冲突打了快两年,这仗没别的,核心就一个字 —— 耗。耗的不是士兵的拼劲,是后方的弹药库存、装备备件,还有能跟得上的运输保障。 咱先掰扯掰扯这仗里的真实消耗,你就明白为啥中国解放军要琢磨在西部沙漠,囤够 300 万人用的武器弹药了。 俄军在冲突初期,仗着冷战攒下的家底,每天往乌军阵地砸 5 万发炮弹,有时候打急了能冲到 8 万发。 可没撑到半年,就开始露怯 —— 炮弹不够用了,前线坦克部队得刻意减少开火频率,连无人机都因为核心配件断供,出勤率掉了三成多。 后来俄罗斯没办法,只能把冷战时期封存在仓库里的老炮弹翻出来翻新,还从伊朗紧急采购无人机配件,才算勉强稳住前线。 乌军这边更被动,几乎全靠西方援助过日子。 2023 年那阵,乌军每月至少得要 10 万发 155 毫米炮弹才能顶住俄军进攻,可西方当初承诺的百万发炮弹,到年底只交付了不到 60 万。 有次乌军一个机械化旅,就因为炮弹断供,刚从俄军手里夺回两个村庄,又不得不退回去守补给线 —— 没弹药,再硬的阵地也守不住。 这事儿明明白白摆着:长期对抗里,谁的后方能稳稳续上弹药,谁才有资格接着打。 中国解放军琢磨屯够 300 万人的武器弹药,可不是拍脑袋瞎决定的。 咱先算笔实在账,300 万人对应的是大规模作战的兵力配置,比如好几个集团军凑一块儿,再加上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还有现在离不开的无人机部队、导弹部队。 就按俄乌冲突的消耗水平算,一支 10 万人的作战部队,每个月至少得要 30 万发炮弹、5000 枚防空导弹,还得备着上万架次无人机的配件和电池。 300 万人的规模,光炮弹就得储备近千万发,再加上导弹、子弹、燃料、装备备件,只有这个量,才能撑住一场中等规模以上的长期对抗。 为啥偏偏选西部沙漠?这里面全是讲究,不是随便找块空地就行。 首先是隐蔽性够强,西部沙漠地区人少地广,大片区域都是无人区,把弹药库建在地下,或者伪装成普通的仓储设施,敌方卫星很难发现。 你想啊,要是建在东部沿海,离边境近不说,还容易被侦察到,万一有事,第一时间就可能遭打击。 西部沙漠刚好避开这些风险,安全系数高太多。 其次是存储条件好,沙漠地区常年干燥,湿度特别低,这对弹药保存太关键了。 弹药里的火药、电子元件,最怕的就是潮湿,一受潮就容易失效,甚至有安全隐患。 东部沿海常年潮乎乎的,建弹药库还得花大价钱搞除湿设备,西部沙漠天然就有干燥环境,既省成本,又能延长弹药的保质期。 再者是交通能跟上,这些年西部的基建早不是以前的样子了。兰新铁路、青藏铁路,还有好几条国道、高速,能把弹药从储备库快速运到需要的地方。 不管是往西北边境调,还是往西南方向运,都能走 “铁路 + 公路” 的组合,运输效率有保障。 还有个重要的战略考量,中国西部边境线长,周边情况复杂,有这么大规模的弹药储备,不管是应对边境可能出现的摩擦,还是保障国家西部安全,都有了底气。 俄乌冲突的教训就摆在那儿: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后勤里最核心的就是弹药库存,没这个打底,再先进的装备也白搭。 毕竟,国家安全这事儿,从来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提前备好家底,才能在关键时刻不慌不乱。
俄乌冲突提醒中国:解放军要在西部沙漠,屯够300万人的武器弹药! 俄乌冲突
小茹吖
2025-10-07 21:48:15
0
阅读:42
☆雷☆
你对什么叫工业克鲁苏没有任何概念。[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