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为什么那么有钱?你以为是工业革命?别逗了。 就连保加利亚那种犄角旮旯的国家,人均都一万六美刀了。 他们烧锅炉的第一块煤,都是抢来的。 早在工业革命前几百年,欧洲人就靠着抢别人的家底发了第一笔横财。15世纪末起,西班牙和葡萄牙像饿狼一样扑向美洲,把印加、阿兹特克文明的宝藏洗劫一空。 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抢走的黄金就有250万公斤,白银更是超过1亿公斤,这是什么概念? 当时全球流通的贵金属,八成以上都被他们弄回了欧洲,葡萄牙也没闲着,在巴西刨金子挖钻石,少说也刮走了价值9亿美元的财宝。 这些钱可不是小数目,直接让欧洲一下子掉进了钱堆里,有人说西班牙后来没落了,那是因为他们的贵族太能造,把抢来的钱全拿去买法国丝绸、意大利艺术品了,没投进产业里,但就算是这么造,这些金银也没凭空消失,最后还是流到了荷兰、英国这些国家的商人手里,变成了他们搞商业、办工厂的本钱。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贵金属,更狠的是他们搞的“商业垄断”。西班牙把美洲殖民地当成自家仓库,严禁殖民地和别的国家做生意,所有东西都得通过他们的商人倒卖。 殖民地只能种他们要的棉花、咖啡,只能挖他们要的矿产,然后低价卖给欧洲,欧洲再把造好的东西高价卖回去。比如印度的棉花,被英国东印度公司以极低的价格收走,运到英国的工厂做成布,再运回印度卖,一进一出就能赚好几倍。 这种买卖哪是贸易啊,就是明抢,殖民地一年的GDP得有两到三成被这么榨走,等于硬生生被抽走了发展的根基。 这些抢来的财富,到底怎么变成欧洲的“资本”了?最直接的就是引发了“价格革命”。大量金银涌进欧洲,钱突然变多了,物价跟着涨,虽然普通人日子不好过,但商人却趁机发了财。 他们手里的钱贬值慢,卖东西赚的钱却越来越多,很快就积累了大量资本。同时,欧洲的商业也跟着变了,阿姆斯特丹、威尼斯这些地方成了新的商业中心,还出现了证券交易所和股份制公司,比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这些公司表面是做生意的,其实都有自己的军队和舰队,能打仗、能签条约,本质就是披着商业外衣的掠夺工具。 他们把抢来的资源集中起来,再用这些钱去投资技术、建工厂,这才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 有人说工业革命靠的是瓦特的蒸汽机、是技术革新,可没有之前的资本积累,谁有钱去搞发明创造?谁有市场去卖那些机器造出来的东西? 就拿英国的棉纺织业来说,要是没有美洲的棉花、非洲的奴隶、印度的市场,就算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机器开起来也得停工,因为没原料也没地方卖货。 18世纪英国的棉纺织厂能遍地开花,劳动生产率一下子提高十倍以上,根本原因就是殖民地给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和销路。 那些烧锅炉的煤、炼钢的铁,看着是英国本土挖的,但开采煤矿、铁矿的工具,办矿场的本钱,早就被殖民掠夺的利润喂饱了。 而且欧洲的殖民掠夺可不是几百年前的老黄历,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19世纪的时候,欧洲列强把非洲几乎全瓜分了,亚洲的印度、东南亚也成了他们的殖民地。 他们在殖民地修铁路、建港口,可不是为了帮当地人发展,而是为了更方便地运走资源。比如英国在印度修铁路,主要路线都是从矿区和种植园通到港口,就是为了把印度的棉花、茶叶快速运到英国,这些基础设施后来被殖民地继承了,但核心的产业技术和财富早就被欧洲卷走了。 到了二战后,殖民地虽然独立了,但欧洲已经靠着之前的积累,建立起了金融、技术、贸易的垄断地位。 他们搞了个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和黄金挂钩,自己掌控了全球的金融规则,发展中国家想发展工业,就得买欧洲的设备、用欧洲的技术,还得把原料低价卖给他们,等于还是在被剥削。 保加利亚这些国家虽然没直接搞过多少殖民掠夺,但他们在欧洲的经济体系里,就算是喝汤的,也能跟着分一杯羹。 欧盟内部的贸易优惠、资本流动,本质上还是在用几百年积累的优势赚钱,这优势的源头,不还是当年抢来的第一桶金吗? 再看看那些被掠夺的地方,美洲的印第安人差点被灭族,非洲至今还有很多国家因为当年的奴隶贸易,劳动力严重不足,经济畸形发展,印度在英国殖民时期,人均GDP反而下降了。 这些地方的贫穷,和欧洲的富裕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有人美化殖民说是“传播文明”,这简直是颠倒黑白,他们带去的不是文明,是枪炮、疾病和掠夺,是把别人的家园变成废墟,再用废墟上的财富给自己盖高楼。 所以说,欧洲的有钱从来不是什么“天赋异禀”,也不是单纯靠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只是他们把掠夺来的财富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过程,没有早年那些带血的资本积累,工业革命根本无从谈起。 现在欧洲人享受着高福利、高收入,却很少有人提当年的掠夺史,就像捡了别人的钱包发家,转头却说自己是靠努力致富的。 保加利亚的一万六美元人均GDP,看着光鲜,可那数字背后,藏着的是殖民地人民数百年的血泪,这一点,无论过多少年都没法洗白。
欧洲为什么那么有钱?你以为是工业革命?别逗了。 就连保加利亚那种犄角旮旯的国家,
漫聊小知识
2025-10-07 18:43:04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