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八路军在公路上伏击日军,排长见日军人数太多,就下令撤退,谁知一个小战

晨曦初照映心暖 2025-10-07 18:08:17

1945年,八路军在公路上伏击日军,排长见日军人数太多,就下令撤退,谁知一个小战士却没有听到,独留在阵地。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5年,莒县抗日根据地的侦察员老周已在日军据点外蹲守多日,终于摸清了一支日伪军 “运输队” 的具体动向 这支队伍由 50 名日伪军组成,在他们达到之前排长王铁柱拿着地图反复研究,认为村后的玉米地地形隐蔽,刚好能藏下一个班的战士,只要等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轻重机枪同时开火,一定能将这批日伪军歼灭 当天夜里,战士们忙着加固工事,仔细检查手中的武器装备 16 岁的赵友金蹲在机枪手老李身旁,目光紧紧盯着自己那把擦得发亮的汉阳造步枪 这把枪是他从老家带来的,枪托上还刻着 “打鬼子” 三个字,那是他父亲亲手刻下的印记,承载着家人对他的期盼 赵友金入伍刚满两年,因为身材瘦削,最初被分配到通信班负责传递消息,但他总觉得传信的工作不够直接,每天都会利用空闲时间偷偷练习瞄准,进步很快,连经验丰富的机枪手老李都时常称赞他的枪法精准,甚至超过了自己 8 月 16 日天还未亮,负责侦察的通信兵小吴就气喘吁吁地跑回阵地,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即将到来的日伪军并非 50 人,而是 300 多人,队伍里还配备了骑兵 这根本不是情报中所说的 “运输队”,而是一支加强版的 “清乡队” 当时八路军在阵地仅留下一个班 12 人,加上赵友金所在的通信班 8 人,总共只有 20 人,与 300 多日伪军硬拼,几乎没有胜算,甚至可能全军覆没 王铁柱当机立断,下达撤退命令,他的声音因急切而有些沙哑,要求战士们轻装整理行装,迅速向西边的山上转移 战士们立刻行动起来,快速拆掉枪栓收好,绑紧裤腿,动作利落得像一阵风 唯独赵友金没有挪动,他依旧趴在土坡后面,透过玉米叶的缝隙紧盯着村口方 晨雾中,已经能隐约听到日伪军的脚步声,还有日军军官用生硬的中文喊话的声音 通信班长老陈发现他没动,特意提醒他赶紧撤退,赵友金虽然应了一声,手却没有离开扳机 头天晚上,赵友金曾在村里老乡家借了半袋小米,老乡特意为他煮了一锅稠粥,还拉着他的手表达关切,担心他出发后粥会变凉 这份温暖让他心里始终记挂着,他想再等一会儿,等日伪军走进步枪的有效射程,打两枪再撤退,也算没辜负老乡的期待 村口的日伪军渐渐逼近,队伍阵型清晰起来,前面是小日本兵,后面是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日军军官,神态傲慢,军官身后还跟着两队骑兵 赵友金的呼吸渐渐急促,他想起班长之前教过的战术,打鬼子要找关键目标,就像打蛇打七寸,优先攻击当官的才能最快打乱敌人阵型 此时,那名骑在马上的日军军官正慢悠悠地向前走,距离他的射击位置大约 80 米,刚好在汉阳造步枪的有效射程之内,这个距离他平时练习时命中率很高 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清晨的宁静,子弹精准命中那名日军军官,对方瞬间从马背上摔下来,腰间的军刀掉在地上,发出 “当啷” 一声脆响 日伪军队伍瞬间陷入混乱,伪军们吓得尖叫着向两侧逃窜,日军士兵则慌乱地举枪朝四周乱射,骑兵们扯着嗓子大喊,却没人敢贸然冲进玉米地搜寻开枪的人 赵友金没有停顿,迅速取出腰间的子弹,快速装填进枪膛,又瞄准了一个正往土坡下爬的日军士兵 瞬间第二声枪响再次响起,这名日军士兵应声栽倒在路旁的沟里,再也没有动弹 这两枪彻底打乱了日伪军的部署,原本整齐的队伍变得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伪军们纷纷钻进庄稼地躲藏,日军士兵则往村子里撤退,骑兵在土坡周围绕着圈,却始终找不到开枪的人 赵友金趁机压低身子,沿着玉米地的田埂向西边撤退,他不敢回头,耳边不断传来日伪军的叫骂声和杂乱的枪声,身体因紧张而紧绷,裤脚被路边的荆棘刮破也没察觉 跑了大约两里地后,赵友金才敢靠在一棵大树上停下来喘气,他伸手摸了摸怀里的步枪,枪身还带着刚开过火的热度,手心全是汗水 等他缓过劲来,继续往山上转移,最终顺利回到了连队驻地 这场 “一个人的战斗” 很快就在抗日根据地传开了 当赵友金满身泥巴、带着疲惫回到连队时,王铁柱快步上前,一把将他抱住,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责备他不该冒险却难掩担忧 其他战士也纷纷围过来,拍着他的肩膀称赞他的枪法,说他这两枪不仅打击了日伪军的气焰,还为部队安全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后来下崖村伏击战结束后,赵友金因为表现出色,被调到连队担任机枪手,之后跟着部队参加了二十多场战役,凭借勇敢和精准的射击,先后获得三次小功,一直战斗到 1945 年日本宣布投降 抗战胜利后,赵友金回到了老家莒县下崖村,后来还担任了村支书,他经常教村里的孩子玩用木头削成的玩具枪,给孩子们讲当年打鬼子的故事,告诉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当年无数像他们一样大的少年兵用生命换来的,要懂得珍惜 2015 年,赵友金因病去世,享年 87 岁。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晨曦初照映心暖

晨曦初照映心暖

晨曦初照映心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