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宣布考虑抛弃美国 GPS,转头拥抱中国北斗,这一举动不仅让特朗普失态,酸言酸语不断,也让美国在中东的“技术霸权”难以维系。 2025年6月发生的伊朗与以色列武装对峙,成为暴露伊朗导航系统安全隐患的 引爆点。据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专题报道显示,冲突期间伊朗本土及周边海域多次发生 GPS 信号无征兆中断现象,这一突发状况直接导致伊朗军方的多架飞机因导航系统失灵被迫中途返航,同时民用航空调度、海上货运航线规划等民生领域系统陷入大面积瘫痪,给伊朗社会正常运转造成严重冲击。 令伊朗政府警觉的是,回顾此前以色列针对伊朗核科学家实施的暗杀行动,情报机构正是通过渗透电信网络锁定目标实时位置,而 GPS 作为定位追踪的技术载体,其存在的安全漏洞已切实威胁到伊朗。 冲突结束后,GPS 信号不稳定的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呈现持续恶化的态势。 在筛选 GPS 替代方案的过程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凭借三项核心优势,最终成为伊朗政府的优先合作对象。 北斗系统采用的先进架构使其定位精度与 GPS 处于同等水平,与伊朗国内基础设施的地理分布情况高度适配。 而且,北斗系统由中国完全自主研发并独立运营,脱离美国政府主导的全球技术管控体系,从根本上避免了未来可能出现的 “信号强制切断”“定位数据泄露” 等安全隐患。 亚兹达尼安在后续声明中透露,伊朗与中国关于北斗系统合作的磋商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按照双方达成的初步规划,预计在未来 1 至 2 年内即可完成北斗系统在伊朗国内的规模化应用部署。 伊朗在导航系统选择上的转向,让美前总统特朗普表现出罕见的情绪失控。在近期多场公开演讲中,特朗普一方面激烈指责 “中国通过技术输出加速对中东地区的渗透”,另一方面又公开抱怨 “美国本土科技企业未能守住中东导航系统市场份额”。 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被国际舆论普遍解读为 “美国技术霸权地位动摇引发焦虑情绪的直接表现”。 特朗普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作为支撑美国全球技术霸权的重要支柱之一,GPS 系统长期以来深度绑定全球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 伊朗推动 “去 GPS 化” 的举措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目前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已开始批量采购中国的军事装备,若这些国家后续跟进采用北斗系统,将直接动摇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技术主导地位。 更让美国政府担忧的是,北斗系统秉持的开放合作理念,与美国推行的技术封锁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明确表示 “北斗系统是服务全球、惠及人类的公共产品”,而美国在此前多次国际冲突中,曾多次通过限制 GPS 系统在部分地区的服务权限,达到干预他国的目的。 对中国而言,伊朗提出的北斗系统合作请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从机遇层面来看,若双方合作顺利推进,北斗系统将在中东地区建立首个 “替代示范案例”,为后续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应用场景积累宝贵经验;从挑战角度分析,这一合作也可能进一步加剧中美在高端技术领域的竞争 ,目前美国已采取多种手段,试图遏制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展望未来,中国如何在技术输出过程中维护 “开放共赢” 的国际形象、美国如何适应全球技术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将成为影响全球卫星导航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特朗普没想到:伊朗居然公开向中国提了一个请求,盼中国给个面子谁能料到,特朗普刚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