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 虽然比特币的总量“固定2100万枚”,而这2100万枚的上限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在2008年发布的白皮书里就敲定的,代码层面写得明明白白,谁都改不了,但“总量固定”和“能挖完”之间,还差着一个关键的设计——挖矿奖励减半机制。 这套机制就像一个精准的“产量调节器”,让比特币的产出不是匀速减少,而是越到后面越慢,呈现出一种“慢慢递减、趋近于零却永远到不了零”的状态。 具体怎么减半呢?比特币网络有个规则,每生成21万个区块,给矿工的奖励就会砍半。而网络平均每10分钟生成一个区块,算下来21万个区块大概需要四年时间,所以减半差不多每四年发生一次。 2009年刚起步时,挖一个区块能拿50枚比特币;2012年第一次减半,奖励变成25枚;2016年第二次减半到12.5枚;2020年第三次减半成6.25枚;2024年第四次减半后,每挖一个区块就只剩3.125枚了。 就这么一直减下去,到2140年左右,单个区块的奖励会缩水到不足1聪——要知道1比特币等于1亿聪,这么点奖励,连记账的手续费都不够,对矿工来说基本没什么吸引力了。这还是比特币能够一直持续下去的最理想的情况,这期间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导致全部崩盘。 更重要的是,挖矿可不是“躺赚”,它得靠真金白银堆出来。 矿工需要买专业的ASIC矿机,这种机器一台就好几万,而且得几十上百台一起跑才能有竞争力;同时矿机运转起来耗电量惊人,一个中型矿场一天的电费就能达到上万元,部分矿场甚至需要自建电站来满足需求。 而随着奖励不断减半,矿工想维持原来的收入,就得投入更多的钱买设备、付电费。 可当奖励降到只有几聪的时候,就算挖上一天,收益可能都不够付电费的,这种“亏本买卖”谁还愿意做?毕竟矿工是为了赚钱,不是来做慈善的,投入产出比一旦严重失衡,自然就没人再费劲挖矿了。 中本聪的这个设计可以说相当巧妙,既用2100万枚的总量限制保住了比特币的稀缺性,又靠奖励减半机制让“挖完”变成了不可能。 从理论上讲,确实存在最后一枚比特币的产出时间,但在现实中,当奖励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挖矿成本又远远超过收益时,整个挖矿行业就会逐渐停滞,更何况还没人能够保证比特币不会出现意外导致直接“暴毙”。 到那时候,剩下的那些比特币就像埋在地下的“微尘”,没人会花大力气去挖掘,相当于永远沉睡在网络里。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比特币其实永远也挖不完。 虽然比特币的总量“固定2100万
萧兹探秘说
2025-10-07 17:48:23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