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在全球铁矿石价格下行趋势十分明显的情况下竟然单方面对中

周律鸣法 2025-10-07 16:48:54

澳大利亚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在全球铁矿石价格下行趋势十分明显的情况下竟然单方面对中国企业逆势涨价15%且拒绝以人民币结算,这是明晃晃地把中国钢企当成了提款机。   眼下国际铁矿石市场并不景气。2025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已经下跌了19%,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指数连续下滑,国际市场普氏62%铁矿石指数也持续走低。   这种背景下,按照常理来说,供应商应该考虑如何稳定客户,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但必和必拓偏偏选择了最不合逻辑的道路——要求长期合同涨价15%,使价格达到每吨109.5美元,这与跌破80美元/吨的现货价形成鲜明对比。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对中国企业推动人民币结算的努力置之不理,甚至在对人民币结算通道偷偷加收0.8%的汇率点,变相设置障碍。   澳大利亚方面似乎还没有意识到,今天的中国市场已经与二十年前大不相同。过去中国钢铁企业“各自为战”的分散采购模式早已成为历史。   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整合了国内钢企的采购需求,形成了统一的“采购联盟”。   澳大利亚这种逆势涨价的行为,说穿了是一种过时的傲慢。   他们似乎还沉浸在二十年前的美梦里,以为中国还是那个不得不依赖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买家。这种思维定式,好比是刻舟求剑,完全忽视了已经变化的客观现实。   事实上澳大利亚方面可能没有算清楚两笔账:一是中国市场依存度的账,二是全球铁矿石供需格局的账。   从中国市场来看,澳大利亚铁矿石在中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已从巅峰时的70%降至58%。   巴西淡水河谷早已拥抱人民币结算,2025年10月刚刚将200万吨高品位铁矿装船运往中国,还把结算中心迁至上海自贸区。   非洲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年底即将投产,年产量能抵必和必拓对华出口的三分之一,且明确接受人民币结算。   从全球格局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消费国的地位没有变,每年进口量高达11亿吨,买走了全球75%的海运铁矿石。   但中国的采购方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统一采购平台的形成,让中国买家从“散兵游勇”升级为“统一战队”,议价能力今非昔比。   澳大利亚此举无异于杀鸡取卵。   必和必拓60%的销量依赖中国,2023年铁矿石板块350亿美元营收中,近210亿来自中国市场。失去中国这个“基本盘”,澳大利亚铁矿石将面临无处可去的窘境。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急忙召开记者会表达“失望”,试图寻找替代市场,但全球没有任何国家能填补中国市场的空缺。   在人民币结算问题上,澳大利亚的拒绝态度更是显得与时代脱节。   如今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可直接对接矿商账户,付款、结汇一步到位,2025年上半年已有三笔超千万吨的铁矿交易全程用人民币完成。   巴西、南非等供应国早已积极响应人民币结算,必和必拓的拖延态度实质是对全球货币格局变化的漠视。   中国此次的反制措施——暂停采购必和必拓美元结算铁矿石,不是情绪化的对抗,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   这一举措直接戳破了澳大利亚的垄断幻想,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资源博弈中,正式从“被动接受规则”转向“主动制定规则”。   这场铁矿石博弈的结局,将重新划定全球资源贸易的权力边界。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价格的旧角色。澳大利亚要么接受中国的规则,用人民币按市场价结算;要么失去最大客户,让垄断优势沦为空谈。   这个世界已经变了,资源贸易的规则也在变。   当中国买走全球七成的海运铁矿石,就没有理由一直做“被动买单者”。   从“矿商定规矩”到“买家说了算”,这场铁矿石博弈正是中国重塑全球资源话语权的生动写照。           参考资料:不知搭错了哪根筋,被中方反制后,澳大利亚总理终于急了!——新浪新闻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