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吃海鲜遭“盲盒暴击”!2个菜661元,问价只说“不贵”,结账时手都抖了!10

扬眼观看 2025-10-07 16:28:40

国庆吃海鲜遭“盲盒暴击”!2个菜661元,问价只说“不贵”,结账时手都抖了!10月6日,广东惠州的杨先生就踩了个大雷!和朋友点俩菜,炒蛏子配螃蟹,结账时账单蹦出661元,当场让他怀疑自己看错了小数点。 我觉得这事说起来满是槽点。杨先生本来想团个套餐省点钱,到店被告知“团购时间过了”,只能单点。他心里犯嘀咕,特意问服务员价格,结果对方只含糊其辞:“都是新鲜的,不贵”“螃蟹按大小算,先挑再说”,连称重时都避而不谈具体金额,一个劲催“先吃,吃完再算”。 等俩菜上桌,杨先生还没品出鲜味儿,结账时就被泼了冷水:螃蟹188元/斤,2.4斤收了451元;蛏子68元/斤,3斤算204元,再加6元茶位费,合计661元。隔壁桌大哥听了都咋舌,说自己三个菜花了一千多,这哪是吃海鲜,分明是被“海鲜刺客”盯上了。 更气人的是店家的回应,一口咬定“所有菜品明码标价”,还说实际收费比标价的288元/斤低了不少,甚至要公开监控自证清白。可这话根本站不住脚:当地同规格膏蟹批发价才80-120元/斤,蛏子零售价也就30-40元/斤,涉事餐厅的售价直接翻倍,螃蟹毛利率都飙到56.7%,远超行业警戒线。有网友算过账,菜市场买同款食材自己做,66块钱就能搞定,这差价简直离谱。 更坑的是隐性套路:螃蟹的捆绑绳算不算重量、蛏子3斤生重炒完只剩1.8斤的出成率,店家压根没提前说明。广东省消委会早有规定,鲜活海鲜加价不能超进货价80%,还得明示计量方式,这店家明显踩了红线。 好在事情发酵后有了转机,杨先生删掉投诉视频,店家相关人员退了400元,双方达成调解,当地街道办也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但网友们的吐槽停不下来:“‘先吃不贵’就是宰客暗号”“这套路跟当年青岛大虾没差,就是换了个地方”“明码标价咋不点菜时拿出来?”。 我认为大家不是不能接受海鲜贵,反感的是这种“先斩后奏”的套路。旅游季商家想挣钱能理解,但把“待客之道”变成“宰客之道”,砸的可是整个地方的招牌。下次去海边吃饭,可得记住:不问清单价不伸手,不看明标价不下单,别让一顿饭毁了好心情!

0 阅读:0
扬眼观看

扬眼观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