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了,但外贸企业却还一批又一批地倒闭? 其

风云史迹 2025-10-07 14:51:51

为什么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了,但外贸企业却还一批又一批地倒闭? 其实这事儿一点不矛盾,反倒说明咱们的外贸正在经历一场“换血大手术”——那些倒掉的企业,本质上是被产业升级的浪潮拍在了沙滩上,而这波浪潮恰恰正在把西方的老派工业慢慢挤出全球市场。 先看那近万亿的顺差,可不是靠以前那些“小打小闹”撑起来的。外汇局的数据摆着呢,上半年光货物贸易顺差就有4567亿美元,这些钱大多是高端制造挣来的。 比如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高端机床这些家伙,在海外市场抢得风生水起,西方那些老牌工厂根本顶不住。 人家以前靠技术垄断躺着挣钱,现在咱们的产品质量不差,价格还实在,自然把他们的市场份额给啃下来了。 顺差涨得越猛,说明西方工业的阵地丢得越多,这本身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 但为啥企业还在倒?因为倒下的根本不是挣顺差的这批“主力军”。你去东莞、义乌转一圈就知道,倒闭的大多是做纺织服装、低端消费电子代工的小厂子。 这些企业以前靠啥活?靠廉价劳动力、低环保成本,接的都是西方品牌的边角料订单。现在不一样了,西方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业,搞出一堆关税壁垒,给咱们的代工产品加税,等于直接断了这些小厂的活路。 更要命的是,他们还把订单往东南亚转,可那些地方的供应链根本跟不上,结果订单丢了,小厂也撑不下去了,去年一季度东莞就有28%的中小纺织厂关门。 再说那些稍微大一点的代工企业,日子也不好过。以前靠给苹果做耳机、手表活得滋润,现在美国搞技术限制,芯片、软件说断就断,订单说转移就转移。 歌尔股份就是例子,丢了AirPods订单,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直接跌了67%。这些企业看似规模不小,实则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全靠别人赏饭吃,在产业升级和西方封锁的双重夹击下,倒闭是早晚的事。 反观那些撑起来顺差的企业,早就提前转型了。比亚迪虽然对美出口量掉了不少,但人家转头就拿下了欧洲市场;宁德时代干脆去匈牙利建厂,绕开关税壁垒,照样把电池卖得全世界都是。 这些企业手里有技术、有品牌,西方的小动作根本拦不住,他们挣的钱才是顺差的大头。 所以说,企业倒闭和顺差高增其实是一回事的两面。这就像清理战场,旧的炮灰被扫掉,才能让新的主力部队往前冲。 那些倒掉的企业,本质上是咱们产业升级必须付出的成本,也是把西方工业挤出市场的必经之路。 西方以为靠关税和技术封锁能卡住咱们的脖子,没想到反而加速了咱们淘汰落后产能,催生出一批更能打的硬核企业。 现在的外贸市场早就不是以前“谁都能分杯羹”的时代了,靠代工、靠低价的老路子走不通了。 只有手里有真东西,能在全球市场上跟西方硬碰硬的企业,才能吃到顺差的红利。 那些倒下的企业,与其说是被市场淘汰,不如说是被时代甩下了车,毕竟,要把西方工业挤出市场,自身就得先完成“刮骨疗毒”式的升级。 这波阵痛过后,能留下来的都是真金,到时候咱们的顺差才更有底气,西方工业的日子只会更难受。

0 阅读:64

猜你喜欢

风云史迹

风云史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