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凑到那人耳

春秋说史 2025-10-07 14:43:44

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凑到那人耳边,压低声音说:“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钱帮忙买!” 1991 年苏联一解体,那艘造了 68% 的 “瓦良格” 号就成了没人管的 “大块头”。 时任海军副司令员的贺鹏飞一看就明白:这可是中国拿到航母技术的唯一机会!可当时国际上盯着呢,要是官方出面,肯定会被拦下来。 他悄悄找到有 14 年军龄的香港商人徐增平,就一句 “为国家做点事”,徐增平立马拍板:这 “玩命的买卖” 我接了! 为了不引人怀疑,徐增平赶紧注册了家澳门旅游公司,对外说要把航母改成海上乐园。 到了竞标环节,乌克兰要 5000 万美元的资信证明,可徐增平账户里就 3000 万港币。 他毫不含糊,抵押房产、四处筹钱,总算在截止日前凑够资金,最终不仅以 1800 万美元中标,还额外花 200 万买下了 40 吨航母关键图纸。 可这才只是开始,1999 年,拖船拉着 “瓦良格” 过土耳其海峡时,对方突然变卦,说 “影响安全” 把船拦了下来,还张口要 10 亿美元保证金。 这一拦就是 500 多天,贺鹏飞在国内忙着协调外交部、总参前前后后谈了 18 轮,徐增平那边更难,公司每天要付 8500 美元拖船费眼看就要破产,直到希腊站出来提供担保,“瓦良格” 才终于能继续赶路。 627 天后,它终于抵达大连港,而徐增平的创律公司,已经在这事儿上砸了超 1 亿美元。 这场交易里,满是遗憾。贺鹏飞为航母的事操碎了心,2001 年突发心脏病走了,没等到 “瓦良格” 变成辽宁舰的那天。 徐增平虽然完成了任务,却因为亚洲金融危机,挪用了部分定金买香港豪宅,惹了争议,公司最后也破产了。 但即便顶着这些争议,2011 年他还是拿出 2 亿捐给清华大学,专门支持国防科研,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了所有质疑。 2012 年 9 月,“瓦良格” 正式改名辽宁舰服役,中国终于成了有航母的国家。 后来大连造船厂厂长直言:“就因为这艘航母,我们直接少走了 20 年弯路,还省下了足足 200 亿经费!” 当初那 40 吨被人看作 “废纸” 的图纸,更是成了改造的核心依据,帮中国跳过了航母研发最难的起步阶段。 现在辽宁舰在蓝海上巡航,山东舰、福建舰也先后下水,但我们不能忘了 1998 年那场秘密交易。 贺鹏飞用战略眼光抓住了机会,徐增平用身家性命扛下了风险。他们没说过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在国际封锁的缝隙里,为中国海军闯出来一条崛起的路。 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是两代中国人 “为国谋舰” 的赤子心,拼出来的传奇!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荔枝网新闻——田柳观察|首发福利高清大图:揭秘辽宁舰的前世今生】

0 阅读:0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